關閉
追蹤文化+

廣告配音這回事 三金御用司儀賈培德

20年配音生涯,沒有堅持,只是喜歡「玩」聲音。
2021/1/1
文:葉冠吟/攝影:吳家昇/影音:黃大維、陳薇雯

陰雨間斷的午後,團隊與資深配音員賈培德約好下午1點半在咖啡廳碰面。提前15分鐘抵達的我們,一推開門,卻看到一身俐落筆挺大衣的賈培德,早已在角落一隅工作。

1點半時間一到,賈培德起身走向架好燈、攝影機、電腦的座位上,招牌低沉渾厚嗓音一開口:「訪問一個小時能結束嗎?」「沒問題!」「好,那我們開始。」

三金御用司儀賈培德 耳朵最熟悉的陌生人

對台灣觀眾來說,每當想起頒獎典禮司儀那句「入圍的有……」,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嗓音,就是綽號「德仔」的賈培德。

從2003年第1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至今,賈培德已擔任超過60場國家級典禮的司儀,最近一次即是第57屆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三金御用司儀」是外界最常賦予他的頭銜。

除此之外,在各式廣告及綜藝節目、體育台、電影台節目宣傳旁白配音裡,也都有他。千變萬化的聲音表情,不僅為配音作品加分,也讓他成為台灣觀眾「最熟悉的陌生人」。

賈培德配音作品:

今年43歲的賈培德,配音資歷超過20年,是業界少數未受系統訓練、沒上過配音課的配音員。但他與聲音/配音的緣分,可從12歲開始說起。

賈培德的母親是職業軍人,在國防部藝工總隊劇團服務,時常會到警察廣播電台錄音。賈培德從小就會跟著母親去電台玩,偶爾幫忙配音、客串廣播劇,沒想到一玩,就玩到了20歲,後續也被邀請到電台主持廣播節目、錄製宣傳帶,也曾做過現場節目與廣播新聞。

至於如何入行配音?賈培德說故事很單純,1999年配音員朋友建議下,錄了些demo帶丟到錄音室就入行了,且第一個月就能靠配音為業,賺到3萬多元薪水。賈培德指出現在的入行管道也沒變,「有網路後更便利,用Google查詢錄音室,然後就把音檔demo海量撒出。」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實力才會被相中,尤其是廣告配音。」

沒人情可言「廣告配音」全靠實力說話

台灣的配音業界主要分成兩大領域:廣告配音和戲劇配音。

戲劇配音的工作範疇,包含各式卡通、戲劇;戲劇配音之外的,就全屬廣告配音。例如:電視廣告、宣傳車、有聲書、電話語音、電扶梯、捷運等等。

賈培德認為,兩種配音是不同領域,技術、人脈、天賦都不一樣,就像平面設計師與建築設計師是不同行業一樣。廣告配音員和戲劇配音員的工作幾乎不會重疊,也僅有少數人會跨界接案。

戲劇配音員需要鍛鍊演技,揣摩設計角色情緒,也講求與畫面同步對嘴的精細度,收費形式以「集數」計價。普遍來說,卡通一集約500到800元,戲劇則是一集1500元,由於每部戲劇和卡通都有固定份量與長度,因此戲劇配音員的工作型態與收入相對穩定。

相較之下,廣告配音員是以「秒數」計價,以10秒的商用廣告來說,收費約在2000到3000元之間,聲音更講求個人特色與精準控制能力。

賈培德認為,廣告和戲劇配音是兩種不同領域,技術、人脈、天賦都不一樣,就像平面與建築設計師是不同行業。

賈培德舉例,一支10秒廣告,配音員得將台詞控制在9秒與9秒半間完成,「還得想出多種風格來詮釋同一句話,以符合內容角色個性、階層、年齡及背景的聲線語氣、腔調,才能讓客戶滿意。」儘管廣告配音員看似工時短,單次收入金額較優渥,「但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支廣告在哪裡,廣告配音完全沒有人情可以講,完全實力取向。」

賈培德指出,廣告配音客戶數量大,上看100、200個,就算和其中一個廠商鬧翻,「只要能力技術到位,還是有許多廠商會找你,價碼也比較不會受壓迫」;但戲劇配音就不同,主要客戶都是電視台,且台灣需要配音的作品大多非原創,「你想想看台灣第四台有線電視收費,一個月才600多塊,你都已經從國外買版權回來重播,有什麼利潤可言,戲劇配音員就難有談判空間。」

無法忍受外行裝內行 業界最缺「尊重」

「不過大部分人都比較想當戲劇配音員」,賈培德認為許多人對配音的嚮往,源自投射情感在喜歡的戲劇角色,想跟自己崇拜的聲音、角色一起工作,是「迷哥迷妹」心態,因此在台灣,廣告配音員在配音圈是小眾,人數也較少。

絕大多數的廣告配音員,必須躲在產品後面,不大能被認識。賈培德解釋,假設配音員聲音太明顯,觀眾在理解產品前就先認出你的聲音,就可能擾亂傳達產品訊息的功能。「我接了三金司儀後,很多人以為已熟悉我的聲音,但大部分廣告播出來,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是我。」

例如一支在職棒總冠軍賽後播出的洗髮精廣告,15秒內,旁白配音一人分飾兩角,精湛逗趣地喊著「蝦米!」又激動地快嘴介紹產品,這幕後的聲音藏鏡人就是賈培德。

為了不讓聲音搶去產品風采,廣告配音員會顧及配樂、影片視覺等整體表現,細膩調整配音內容,並未刻意凸顯技巧,但外界可能會覺得配音似乎不難,就是用好聽的聲音、不打結地念出台詞,對配音有著「聲音好聽就行」、「照稿朗讀即可」的錯誤認知。

賈培德不諱言,自己是業界出了名的暴脾氣,摔耳機、刪除錄製好的音檔都曾做過。為什麼發飆?到頭來還是總歸一句:「業界通常最缺的,就是對配音員的尊重」。

賈培德感慨,客戶業界最缺的就是對配音員的尊重,也希望大眾不要以獵奇角度來看配音員,尊重專業,尊重聲音表演。

賈培德表示,他最無法忍受客戶外行裝內行,對配音員頤指氣使:「你尾音要往上揚,這聽起來不夠專業」、「我學一次給你聽?」讓賈培德既無奈又生氣,「配音技術門檻高,從咬字、語調、情緒詮釋,甚至有時候得加入方言口音,這絕不是只需要聲音好聽;合唱團就有很多好聽的男低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控制聲音的技術。」

這天採訪,我也不小心踩了個外行地雷,想請賈培德示範日常練習的過程,他有禮但嚴肅的回絕,並表示近年他常拒絕「表演」配音。

「配音是聲音表演,是扎扎實實正經的表演工作,請大家像看待所有表演工作者一樣來尊重我們,不希望大家用獵奇的角度來看我們,這也是配音工作者長期想推動的想法。」

當周邊的人知道配音員的職業後,時常會要求他們「來配段聽聽」,賈培德直言,就像對演員說,你現在來演一段好不好;或詢問舞者,你可不可以現場拉個筋?

得先尊重自己的專業,才能獲得他人尊敬,這是我在賈培德身上看到的。

配音人生20逾年 沒毅力沒堅持就是好玩

有陣子常有人問賈培德,「你怎麼這麼有毅力在這一行走那麼久?」他的回應一向是:「沒有毅力,也沒有堅持,就是好玩」,迷上「玩」自己的聲音。

賈培德舉了一個例,為什麼大家會堅持喜歡吃好吃的東西?因為開心,「你不喜歡又必須做某件事,才需要毅力和堅持。」

從小賈培德看到什麼文案,就喜歡跟著唸,「唸報紙、唸小說、唸詩,不同文體有不同的韻律節奏,我覺得很像音樂,很好聽也很好玩;看到電視廣告,會好奇為什麼這個聲音這麼溫暖,或這麼浮誇,也常常對著電視自言自語,幫所有角色配音。」

這個習慣延續至今,平時騎機車時,賈培德看到廣告招牌也會自然跟著念,思考用什麼語氣搭配最合適,「配音練習很自由,不像練樂器還得顧忌場域,只要有興趣,隨時都能玩。」

賈培德坦言,如果從小沒對聲音有所好奇、喜歡探索聲音的可能性,到了20多歲才突然想當配音員,那麼可能只是喜歡「配音員的生活和看起來的樣子,而不是真的喜歡配音這件事。」如果真的喜歡不會等到現在,現在即便每天上2小時配音課,也已經來不及了。

常有人問賈培德:「怎麼有毅力在這行走那麼久?」他說:「沒有毅力,也沒有堅持,就是好玩」,迷上「玩」自己的聲音。

市場隨流行更迭 更好或更壞的時代?

配音員的職業壽命究竟能走多遠?除了過度使用聲帶導致受損外,賈培德認為觀眾與客戶的口味也隨流行更迭,配音員可是面臨著隨時淘汰的可能,「2000年我入行時,就有一票前輩配音員被趕出市場、被迫失業」。

賈培德指出,25年、30年前的廣告配音,流行咬字端正、音質也更加純粹,但這樣的聲音太不貼近民眾與生活。近年市場逐漸偏好貼近生活、甚至是接近素人的咬字音質,「我覺得這是一種配音專業弱化的狀態」。

賈培德說,時下許多廣告喜歡使用甜甜的女生聲音,整部廣告拍得很有質感,卻無法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因為沒辦法把核心資訊成功傳達。「大多數導演只受過影像訓練,並沒有聲音訓練,因此無法判斷配音者說話方式跟文字表達是否契合!」

為了保有工作彈性與選擇,賈培德很早之前就不靠電視廣告案維持收入,也會接電視節目旁白、宣傳片等可預估算收入的工作。「廣告業明顯受景氣影響,反映在製作預算上,意即配音也可能遭砍價。過去一支廣告會做6到8種版本,現在只剩2、3種。」

除了配音員身分,賈培德也有許多為人所知的斜槓角色:廣播節目主持人、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理事長、政治人物辯論幕僚、舞台劇演員,他也跟上潮流開設YouTube頻道、做訪談節目,錄製Podcast等。

賈培德認為這些多元的斜槓身分,都是基於自身既有的累積與興趣做嘗試,「任何事情要變得比別人厲害,比別人專業,就是要做喜歡的事情,365天每一秒鐘都在做這些事情,不覺得是訓練、不覺得是工作、不覺得辛苦」,而這份喜歡也為自己的「聲音」蛻變出更多可能性。

賈培德希望台灣的聲音表演教育,能越來越被重視,當聲音專業訓練被視為一門「專業」,台灣聲音表演產業的附加價值才會提高。

採訪尾聲,賈培德分享自己最近被劇團朋友邀去台大替學生做聲音訓練,「最近常聽到一些導演,說無法忍受演員講話含糊不清、聲音很平,就算長得一臉帥,依舊無法接受。」賈培德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賈培德希望台灣的聲音表演教育,能越來越被重視,當聲音專業訓練被視為一門「專業」,台灣聲音表演產業的附加價值才會提高。耳邊傳來的聲音,也將會越來越豐富。

172.3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