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某日,又是一個因為居家令哪都沒得去,只能關在家漫無目的滑臉書的夜晚。隨意點開一篇疫情相關文章,看完第一段就不由自主陷入長考:「『等疫情結束...』、『如果我們曾經...』你會如何造這些句子?」
「等疫情結束,我最想做的事是什麼?」這麼問了問自己。當時在家遠距工作已滿2個月,每天面對的只有家中場景與手機電腦螢幕,實在又悶又膩。「我只想回到要出門工作的日子,記者會要趕場沒關係,就算是去智庫聽冗長研討會我也(勉強)願意!」心裡彷彿這麼呼喊著。
不開玩笑了,認真再問自己一次。雖然不太想承認,但我真的很想念「人」,活生生的那種,不是出現在視訊螢幕裡的,我咕噥著。以前從不知道,人與人接觸有這麼重要。等疫情結束,最想做的應該是在這多交幾個聊得來的朋友,還有就是,多打電話陪媽媽聊天吧。
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就開始好奇其他人的答案會是什麼。
認真讀完整篇文章,發現這兩個提問來自美國洛杉磯藝術家雪恩(Patrick Shearn)。4月中,他在社群網站發起「#等疫情結束」(#whenthisisover)與「#如果我們曾經」(#whatifwehad)主題標籤活動,號召全球民眾用標籤造句,上網寫下疫情帶給他們的反思及他們對未來的期望。
每一則來自民眾的訊息,都會藉由雪恩所創辦「詩意動力學」(Poetic Kinetics)團隊成員之手,親自謄寫在彩色布條上。接著,雪恩會把每一個承載人們期望的布條,編織成一幅面積達2萬平方英尺(約1858平方公尺)、會隨風飛舞的大型藝術作品。這個約等於1150張榻榻米大小的作品,將會飄揚在美國首都華府知名地標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的上空。
為什麼會發起這個活動?雪恩解釋,疫情迫使人們緩下腳步好好檢視:「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想念的是什麼?我們希望的未來又是什麼樣子?」
雪恩說,透過「#如果我們曾經」標籤,民眾能夠寫下疫情期間發現須改善的地方,再藉由他的作品,將意見傳遞給坐在國會大廈內的500多位議員;「#等疫情結束」標籤則讓人們有機會將目光投向前方,現在就開始為未來計劃。
疫情期間,恐懼焦慮瀰漫美國社會,新聞傳播資訊也極為分歧,是促使雪恩發起活動的另一個主因。「我覺得我們一直接收到建立在恐懼與分歧之上的資訊。但實際情況是,人們團結起來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彼此,並在疫情下進行藝術創作。」
雪恩觀察發現,疫情讓不同背景人們意識到,不論他們願不願意,「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即便國籍、種族或性別不同,彼此其實有著許多共同點,也有著相同的需求與渴望。
疫情之下,人們被迫長時間自我隔離,承受社交孤立及孤獨感,因此普遍都對人類連結的珍貴與重要性有深刻體悟。不意外的,雪恩目前收到的民眾訊息中,渴望與他人連結、渴望與家人朋友重逢占很大一部分。
例如:「#等疫情結束,我要緊緊抱住每個人!」、「#等疫情結束,我要跟所有朋友聚在一起,慶祝我們渡過疫情」、「#等疫情結束,我們要建立自己的家庭」、「#等疫情結束,我要讓我的孩子知道我有多愛、多佩服及多信任他們。」
雪恩說,他從民眾文字中,看見許多真摯、不加修飾的情感表達;有人想跟愛人在一起,有人想念祖父母,有人擔心住在其他地區親人的安危。「你可以看到,人們真的渴望能與他人有更親近的連結。」
這不是雪恩第一次試圖用大型裝置藝術牽起人類共通價值與情感。2019年11月,德國紀念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當時在歷史地標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上空飄揚的大型藝術作品,也是出自雪恩之手。
這個名為「移動的願景」(Visions in Motion)的作品,是由12萬條彩色布條編織而成,其中近4萬條上面有來自德國與世界各地民眾所寫下,對圍牆的記憶和對未來的期望。
不久後將飄揚在美國首都天空的作品,規模雖會與「移動的願景」差不多,但雪恩笑稱,他是「出了名的敢作大夢」,他計劃要蒐集12萬筆來自民眾的訊息,遠多過柏林之作的近4萬筆。
由於新作將承載數萬名民眾對改變的渴望,雪恩將它命名為「改變即將發生」(Change in the Air)。此外,他還巧妙運用雙關語,向外界宣傳作品將會是「在空中」亮相(In the air也有在空中之意)。
由於疫情尚不明朗,作品何時會正式展出尚無時間表。但雪恩強調,一旦情況舒緩至民眾能安心出門,他就會帶新作與大家見面,並與大家一起漫步在布條下,透過藝術共同回憶這場疫情是如何撼動世界,改變一切。
關掉與雪恩的視訊視窗,我望了望窗外,看著戴著五顏六色、各式造型口罩在路上走動的人們。離疫情真的結束那天應該不遠了吧?我這麼期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