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Greenlight book:詹家維打造台灣影視製作的葵花寶典

注入好萊塢製片邏輯Greenlight book 台灣影視亮綠燈
2020/5/23
文:葉冠吟/攝影:裴禛/照片提供:八大電視、詹家維

荒廢的空屋傳出濃濃劣質汽油味,地面上隨處都是丟棄的汽油空瓶,「喀擦喀擦」,演員陳以文戲謔的玩弄著打火機,一不小心失手,整棟房屋將被熊熊火海吞噬。而女主角任容萱必須冒著風險,硬著頭皮踏入找尋解答。

八大戲劇《覆活》結合偶像與類型劇情節,片中的一場火場戲,由於任容萱的親姐姐任家萱(Selina)多年前因拍戲遭火燒傷,因此每每遇到「火」,都讓她與家人顯得不安。

所幸開拍前,導演詹家維仔細溝通汽油與火的使用呈現,並給演員厚厚的一本Greenlight book計畫書,清楚標記場景配置、演員走位與鏡頭拍攝方向,給任容萱最大的安全感,讓她卸下畏懼,可以謹慎但堅定的踏入汽油中,順利完成拍攝。

然而什麼是Greenlight book?留著一頭率性長捲髮、膚色黝黑的詹家維,眼裡冒著淘氣神情問說:「千軍萬馬到底有多少匹馬,你可以告訴我嗎?」

詹家維介紹Greenlight book範本。(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他笑說,問過很多人這個題目,但大家都答不上來,「1萬、2萬還是1000萬?」他從事影視拍攝十多年,每回看到劇本寫,場景呈現「千軍萬馬」,單單4個字,就有無數種呈現方式,「到底得用多少匹真馬拍攝,多少匹是特效?」這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台灣影視產業正面臨的問題。

嚮往好萊塢製作環境 詹家維赴美找答案

今年33歲的詹家維,大學念傳播系,從大一開始就接觸影視拍攝,畢業後順理成章入行,由於台灣影視圈習慣導演制,往往是導演個人風格大過於劇組,沒有固定的拍攝模式與邏輯,就連劇本也沒有制式規格,「薄薄1張A4紙,有人拍1個禮拜,有人拍半天。」

這讓年輕時的詹家維很困擾,「我的師父、前輩告訴我,過去都是這樣做,我覺得這件事是有問題,但又給不出更具體的解決方式。」

在台灣找不到答案,詹家維只好跑到國外求解。

2011年,詹家維飛到美國紐約電影學院洛杉磯分校(N.Y.F.A.)學電影製作,紮紮實實蹲了3年,一邊學習拍片,一邊觀察好萊塢的製作體系和工作邏輯,「那時候發現,不管走到哪,劇組人手都拿著厚厚的一本Production Bible(製作寶典)。」

詹家維在洛杉磯求學與外國同學合作拍攝短片。(詹家維提供)

詹家維笑說,念傳播系的學生喜歡實作勝過於理論。到美國後才發現,好萊塢有著流傳已久的製作習慣,任何一部電影、影集、節目開拍之前,劇組必須建立一本「製作寶典」,裡面羅列所有的拍攝計畫,「白紙黑紙、清晰條列在冊子上,任何人只要有寶典、找到對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能拍出一定水準規格。」

這也是選秀實境節目無論是「中國好聲音」、「美國好聲音」或「英國好聲音」,從場景設計到比賽制度幾乎如出一轍,全因為原創節目荷蘭The Voice,當初授權的就是這套「製作寶典」,裡面從節目製作規格、導師和參賽者怎麼挑選,到旋轉椅品牌等現場設備規格,全部詳細記載。

詹家維瞬時大悟,他千里迢迢踏上美國,尋的就是有條理的製片環境。

外國軟體台灣難運用 詹家維要打造華文製作寶典

詹家維說,好萊塢只要有「製作寶典」,就能說服贊助商投資,而他把台灣版的製作寶典稱為Greenlight book(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2014年,詹家維懷著滿腔熱血、學成歸國,帶著在美國學到的好萊塢拍片邏輯與製作寶典概念,活用於台灣影視圈。但很快地,他的理想立刻被現實潑冷水,「在國外上課,發現很多軟體都很好用,回台灣想沿用,卻沒有辦法溝通。」

詹家維解釋,「在美國影視圈,打劇本用Final Draft,機位圖設計用Shot Designer,預算和時間對製片來說最重要,就會使用Movie Magic Scheduling輔佐。」這些好萊塢行內常用的影視應用軟體,回到台灣可能就變成Word和Excel。

詹家維表示,並不是劇組不願意學,而是國外使用的軟體多半是全英文介面,對台灣影視人員來說,相對操作不易,這也讓他下定決心,要打造中文版的製作寶典,作為統合每個拍片環節所需要的資訊,因此才有設計Greenlight book的構想。

詹家維說,好萊塢只要有「製作寶典」,就能說服贊助商投資,而他把台灣版的製作寶典稱為Greenlight book,「製作人或贊助商看了這本,便能清晰了解作品藍圖、點頭同意拍攝,就像亮綠燈一樣可以通行、開拍。」

為此詹家維埋首撰寫各種Greenlight book版型,從行腳節目、電影長片到電視影集(6集),前期製作平均一套需要花費3個月,包含整理資料、拉圖排版。

詹家維說,以120分鐘的劇情長片,劇本大概72頁,Greenlight book就有552頁。拍影集內容更多,像是「覆活」前6集劇本有400多頁,Greenlight book就超過3000頁。

詹家維介紹先前排版過的Greenlight book電影版本。(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台灣影視制度難改 詹家維咬牙獨自闖

然而,數十年累積傳承下來的台灣影視製作模式,並非一朝一夕就可撼動。

6年來詹家維設計的Greenlight book計畫書,只有7本被劇組採用,成功率只有3成。詹家維自嘲,「工作室的桌子用起來特別穩,因為剩下沒被採用的計畫書,都拿來墊工作室桌角和蓋泡麵了。」

不過詹家維認為,既然頭洗下去,就要做出成果,即使台灣業界鮮少有人願意用Greenlight book執行,那他就用在自己拍的片,一部一部慢慢試。

詹家維拍攝《覆活》的幕後側拍。(八大電視提供)

從執掌客家電視台、獲得第52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我的NO.1表情」行腳節目,拍攝電影「完美正義」,擔任電影「大釣哥」、「寒單」的執行導演,到最近期的電視劇「覆活」,詹家維都不吝惜向業界推廣Greenlight book的優點。

詹家維以「覆活」為例,導演組共有7人,固定分成兩組,5人在拍攝現場,2人留在工作室調整Greenlight book。每場戲拍完後,副導就會打電話回工作室,回報拍攝情況。他們點滴紀錄,也點滴改良Greenlight book。

詹家維拍攝《覆活》的幕後導戲。(八大電視提供)

在演藝圈資歷30年的伊正,在「完美正義」幕後花絮時表示,入行以來第一次在電影開拍1個月前,收到1本厚達3公分的Greenlight book,「這本工具書可以讓演員完全了解導演的執行面,演員也推敲可發揮的空間,能有這本,如獲至寶。」

與交大合作Greenlight系統化 詹家維盼2022上線

除了身體力行外,詹家維的推廣觸角也延伸到學術合作,2019年底他收到國立交通大學提出的合作邀請,從2020年1月起正式擔任校內創創工坊(ICT工坊)的業界教師,負責Greenlight book程式開發工作坊,預計在2022年打造出Greenlight book App系統樣本。

詹家維到交大創創工坊上課側拍。(詹家維提供)

詹家維表示,目前團隊每個月會與政務委員唐鳳碰面或線上討論,「唐鳳沒有參與其中,是我們厚臉皮去找她求救啦。」

未來的2年,將廣泛與學界業界合作測試,提供更多數據給工程師修正,期盼在2024年能完善建置Greenlight book程式,提供台灣影視產業界使用,程式會以中文為主要使用語言,含中英雙介面,讓劇組人員都能把資訊填入共享檔案中,無論是導演組、燈光組、美術組等,只要是劇組裡的每個人,都能透過Greenlight book清楚了解每個組的工作進度。

不過也有人質疑,在規規矩矩、制式化的Greenlight book計畫書中,連1頁劇本就是1分鐘的影片劇情,對於下一顆鏡頭都不知道會往哪走的藝術片,用Greenlight book是否會侷限創意發想?

詹家維坦承,「這套系統會把藝術家過於束縛,但我們主要先服務製片制。」

他認為質感是兩面刃,「台灣現階段追求的是影片作品量產,先達到一定數量,產能提升時,再來求質量。」詹家維表示影視市場中,藝術片佔比最多只有20%,而類型片則是大宗。

場面調度、鏡頭攝影角度較為複雜的類型片,非常適合採用Greenlight book規劃,詹家維說,「我們得先花心力去顧佔比較高的片型,先去感染整個產業使用這套軟體,當路鋪好後,我們就會有時間去找出質與量之間的平衡點。」

與國際影人接軌 詹家維要用 Greenlight建台灣影視規範

詹家維期盼在2024年能完善建置Greenlight book程式,提供台灣影視產業界使用。(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有過台灣、美國拍攝經驗的詹家維認為,「台灣的自然景色備受國際肯定,在地影視工作人員素質也好」,但如果台灣工作人員因拍攝工作邏輯落差,無法與國際接軌協搭,不僅拖慢工作流程,也會產生溝通誤會。

不過他對台灣影視產業有信心,「我們不可能閉門自居只做本地市場,」要多與外國合作、協拍,才能看到國外的技術創意。

而從最基本的Greenlight book,建立台灣影視拍攝流程,將會是最好的第一步。

(本文主圖:在詹家維執導的《覆活》中,任容萱與陳以文有緊張的火場戲/八大電視提供)

172.30.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