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行影不離,銀髮熱血—我的台灣電影國寶李行

為什麼李行是我心目中無可取代的台灣電影國寶級人物
2019/7/13
文:洪健倫

前陣子,資深導演李行在他90大壽之前,先後出席了「行影・不離」記者會,以及女星甄珍傳記《真情真意》的新書發表會,他不只出席,還都親自上台致詞。

看到李行導演在記者會上台致詞,越來越覺得心情激動。

第一次在記者會場合見到李行導演,是在2013年第50屆金馬影展的「金馬風華」文物展記者會上。會後李行佇著拐杖,坐在一處展示台的台緣,年輕的文字記者圍著他席地而坐聯訪,像極了爺爺講古,確實也是如此。

踏入影壇逾60年,也曾任金馬執委會主席的李行,在聯訪時細數金馬獎如何擺脫官方色彩、改革制度,成為華語地區所有影人仰之彌高的電影獎項,講到激動之處,他手中的拐杖往地上就是一跺,包著黑布的展示台,也跟著發出低沈的悶響,讓我對這位大導演的真性情,留下深刻印象。

李行(中)1978年拍攝「汪洋中的一條船」,與男主角秦漢(左)與女主角林鳳嬌(右)合影。(中央社檔案照,攝影:王毓珍)

2015年10月,國家電影中心在新北市的府中15舉辦「世界影音遺產日」記者會,李行受邀出席並上台致詞,他站到台上才說,自己前一天才接受癌症化療,講到電影保存與修復的重要性,他仍不改本色,不時用手中的拐杖敲著地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李行導演罹癌,也是從這一次開始,愈發感受到李行對電影的熱情。

2017年7月,由前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井迎瑞策劃的「電影蒐藏家博物館」在台北文創大樓開幕,重視電影史料保存的李行導演,依舊親自出席開幕茶會,談到台灣電影保存政策與環境現況,對於進度推進緩慢感到急切,也毫不留情地在茶會上痛批。

李行自己就是一部台灣電影史,他在動盪時代與家人從上海遷居台灣,導演生涯初期拍的是台語片,以「王哥柳哥」系列電影引起風潮;他也是中影「健康寫實電影」健將,拍過《蚵女》、《養鴨人家》與《汪洋中的一條船》等具社會教化意義的電影;他還曾以一系列瓊瑤電影《婉君表妹》、《彩雲飛》、《心有千千結》等片在票房稱雄;他也曾在中美斷交民情激憤時,拍攝抗戰文藝片《吾土吾民》。

1979年電影金馬獎頒獎,國際紅星伊麗莎白泰勒(後排右2)頒發最佳劇情獎給《小城故事》導演李行。(中央社檔案照,攝影:馮國鏘)

也因此,李行對於留下相關口述史料與文物的重要性相當有自覺,多年來,只要有重要的專訪,都會盡可能自己留下影音記錄。從影至今70年,李行思路與口條始終清晰,鏗鏘有力。資深影人相繼離世,他也積極協助籌劃相關影人的專書與影展。而只要有機會,他更是高聲疾呼國片史料文物保存與研究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他對促進海峽兩岸華語電影交流十分積極,在中國與台灣兩地舉辦的「兩岸電影展」至今已經11屆,仍年年親自出席中國的影展開幕式。

這種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精神,一直到今年6月17日「行影不離」與甄珍新書記者會依舊如此。在攙扶下上台的李行已高齡90,被眾人形容年輕時脾氣大的個性還是沒變,記者會後被問到「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金馬獎」的頒獎典禮撞期時,仍不改本色,當場向對岸主辦單位開罵。

導演李行6月18日出席「行影不離」記者會,談到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金馬獎2競賽頒獎典禮撞期,曾激動表示金雞獎「不自量力」。(中央社檔案照,攝影:張皓安)

時隔2週不到,李行又為了甄珍發表首本傳記,親自出席新書發表會。雖然那一場記者會的鋒頭,都被謝賢對甄珍的告白搶盡,但李行仍毫不保留地在致詞時,細數甄珍在外型與個性上的優點,展現恩師的溫情。

李行從影70年,儘管力抗病魔多年,至今仍為華語電影的過去與未來奔走不倦,他是台灣電影的國寶,也是我心中最熱血的台灣影人。

導演李行6月28日出席女星甄珍新書發表會。(中央社檔案照,攝影:鄭傑文)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