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一點比上班族更可憐,就是他們要起得更早,但最可憐的是媽媽,因為媽媽要叫孩子起床上學。兒時景象很多都記不得了,奇妙的是,三十幾年前媽媽每天早上那連名帶姓叫起床的聲音(加上電子鬧鐘的啾啾聲),至今仍在腦海裡繚繞不去,想到仍有點驚悚。
廣播人李季準去年過世,人走了,聲音卻永遠留下,低沈渾厚的嗓音、「腰部以下全部透明」的華貴牌絲襪廣告配音,至今依然在無數人心中響著。前女友在耳邊留下的咯咯笑聲,也似乎總在某個時刻讓人想起。
諸如此類的例子,繁不勝數。聲音在人類五感之中往往是最被小看的一項,聲音的記憶,正如同媽媽叫起床的「魔音」和李季準的聲音一樣,會停留很久很久。
聲音是和味覺相同的密碼,讓我們直接在腦中記憶庫裡快速通關檢索,瞬間就和某個場所、某個年代與時刻的記憶快速連結。也許因為如此,在Youtube這樣子的影音平台上,充滿著各種懷舊影音,例如幾十年前的電視廣告、卡通主題曲,讓我們可以在幾分鐘的時間內重溫往日。
不過,這些都還停留在個人記憶的層次。當眾人的記憶聚合,就成為民族、國家的共同記憶,成為寶貴而無法取代的文化資產。
或許因為聲音來得如此自然,總是環繞身邊,我們老早就習以為常,視之理所當然。我們珍惜文字、影像,卻經常忘了聲音更是個稍縱即逝,很容易被遺忘和遺落的寶貝。聲音既然像是一列快速通往記憶深處的直達車,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觸發我們的情緒和思念,既然會是廣大民眾的共同記憶和文化元素,究竟為什麼它這麼不被珍惜?這是我們該提出的質問。
1987年7月14日新聞局長邵玉銘宣布隔日起解嚴的記者會,是不是該保留的歷史原音?選舉造勢場子裡的「凍蒜」聲,是否值得保存?垃圾車音樂、棒球場上「安打安打全壘打、便當便當揮棒落空」的加油聲、乃至數據機撥接上網的吱吱聲、百貨公司打烊前的費玉清晚安曲,是否都是應該被珍藏下來的國民記憶?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台灣可以加緊腳步,參考美國的例子,以國家級的資源和力量,讓聲音成為文化保存的一環。
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保存所有的總統、政府官員重要文件檔案、演講等官方紀錄,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LOC)則保存各式各樣的美國文化資產,其中包括聲音檔案。LOC下轄「國家音聲登錄」(National Recording Registry)系統,由國家音聲保存委員會(National Recording Preservation Board)負責審核各界提出的保存申請,音聲保存的範圍和領域極為廣泛,從流行音到古典樂到民謠,從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I Have a Dream」演講到名人的廣播對談,都在收藏之列。
目前台灣民間有不少人投入相關領域,例如有官方指導支援的「聲軌─台灣現代文化聲響資料庫」,以及本次主題中提到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音聲一百年」、吳燦政的「台灣聲音地圖」,許多有心的聲音紀錄者和團隊,也試圖建立自己的音聲資料庫。如果我們同意聲音應該是台灣歷史和文化重要的一部份,從國家到地方,可以整合的資源與力量、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台灣的聲音是什麼?或者說,什麼會是象徵台灣、讓人想起台灣的聲音?它們或許在街道上、菜市場裡,也會在山林,在空中,在海裡。無論在那裡,它們都值得我們好好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