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前言:那些經常聽到和已經聽不見的聲音

從修理紗窗紗門,到蟲鳴鳥叫,再到山海風雨,島嶼上有著許多我們總是聽到卻很少想起,以及已經很難聽見、甚至已經消失的聲音
2018/12/6
文:中央社文化組

這一期的發想,是從「修理紗窗紗門」、「土窯雞」、「臭豆腐」(聆聽)等呼告叫賣聲,以及專屬垃圾車的音樂聲開始的。

聊起那些穿梭飄盪在日常街弄裡的聲音,幾乎都人人有印象,甚至能順口模仿哼起個幾句,那些聲音,比起文字故事、影像畫面,竟更深刻地成為所有人的共通記憶,這讓我們感覺很有意思。

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長年觀察著大自然,面對聲音,他比其他人更為敏感。那日與他談起「聲音」,他說大自然裡,許多鳥類都是藉著聲音傳遞訊息,當然,還有蛙叫、蟲鳴、蟬響…,他說習慣在野外的人,對於這類的聲音自然會有更強烈的感覺,「不過似乎是年紀大了,對日常的風土人物,我越來越有感。」

他滑開了手機,秀出了裡頭琳瑯滿目的錄音檔,有偏鄉學校孩子的歌唱聲,有老家門外的豆花叫賣聲(聆聽),還有火車過山洞的快速轟隆、手工爆米香的蹦炸,母親與姑姑的談天、東部火車進站的原住民語提醒人聲…。

劉克襄說,自己不是專業的錄音師,不是徐仁修、吳金黛、范欽慧那些專精、專業的聲音紀錄者,他說聲音對他而言有點像是文字,是紀錄的方式、是記憶的刺點。像是豆花叫賣聲,勾起的就是熟悉的老家畫面,像是那一段孩子的歌唱,讓他連結的就是自己去排灣族部落演講的回憶。

劉克襄(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他說面對聲音,自己總有種「非理性的情感」,「同樣是火車過山洞的聲音、同樣是高海拔的水滴聲,儘管沒有氣味或其他辨識方式,我相信因為是在台灣,那就會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樣。」

劉克襄口中因著聲音而引出的「非理性的情感」,在這一期的受訪者身上也都感受得到,他們因著不同的起點開始有意識地收藏聲音,也因著這些聲音開展了不同的人生際遇。

從修理紗窗紗門,到蟲鳴鳥叫,再到山海風雨,島嶼上有著許多我們總是聽到卻很少想起,以及已經很難聽見、甚至已經消失的聲音。這一期的「文化+」,我們試圖挖掘這些收藏者、有心人與聲音之間的情感,試圖靜心聆聽透過他們所傳遞而出的、台灣這塊土地所發出的聲音。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