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羽翼漸豐:台灣運動紀錄片介紹

慢慢的,運動紀錄片在台灣成為一個有人願意投入,也有人願意欣賞的類型
2018/11/24
文:鄭景雯

運動紀錄片往往動人又催淚,這幾年鎖定拍攝運動相關的台灣紀錄片不在少數,主角以國手、學校代表隊的學生運動員居多,著墨在運動員奮鬥的歷程、挫敗,夾雜著歡笑及淚水,往往帶來勵志又療癒的正面力量。

以下,文化+整理出近年來台灣拍攝的運動紀錄片:

《出口:夢想肢戰》(2016)

導演:潘瑋杰

紀錄對象:殘障棒球

簡介:

「戰神棒球隊」是一個以肢體障礙運動員組成的隊伍,五位擁有不同身體缺陷的球員,代表台灣前往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身障棒球大賽舞台,和世界各國較勁,這群不輕言放棄的戰神們,挺身為自己的心靈出口而戰,而這部片,同時也是導演潘瑋杰的自我療傷歷程。

《翻滾吧!男孩》(2005)

導演:林育賢

紀錄對象:宜蘭縣羅東鎮公正國小體操隊(教練林育信、李智凱、林信志、黃克強、謝享軒、李享恩、黃靖、楊育銘)

獎項:

(1)2005年第4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2005年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與觀眾票選獎、2005年中國金雞百花觀摩影片、2005年香港亞洲獨立電影節觀摩影片、2005年韓國釜山影展觀摩影片、2005年日本福岡影展觀摩影片。

(2)2006年,在全球37國、251件作品參賽的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TICTFF)中,入圍了「台灣獎」和「國際紀錄片獎」。

簡介:

拍攝緣起,從導演林育賢觀賞哥哥林育信的兒時照片時,興起了拍攝的念頭。林育信在國小時也是公正國小的體操選手,曾經在高中時奪得全國體操跳馬冠軍,之後獲得亞洲運動會的體操金牌,並且回到母校擔任體操隊的教練。

林育信當年體操隊的隊友們,已各奔東西,為了幫林育信帶領的這群從幼稚園至國小二年級的小體操選手們留下紀念,林育賢開始了這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紀錄小選手們在訓練過程中的一點一滴、訓練之外的課堂生活、下課後的家庭互動,並穿插小選手同學、師長、家長的對這些小選手的感想,也包括了教練林育信的姑姑對侄子從選手到教練一路走來轉變的感言。

片中除了能看見一名選手,從小如何經歷艱辛的訓練,也點出對國內體育育養成環境的省思。

《翻滾吧!男人》(2017)

導演:林育賢、郭樂興

紀錄對象:李智凱、黃克強、林育信)

簡介:

對照《翻滾吧!男孩》,《翻滾吧!男人》紀錄當年還是小選手的李智凱、黃克強十多年後的樣貌。拍攝《翻滾吧!男孩》時,林育信還是名鄉下教練,如今成為國家教練,然而當年跟著他一起練體操的7位小男孩,只剩下黃克強、李智凱還繼續挑戰奧運夢。

片中紀錄苦練型選手李智凱獨自一人離家,從宜蘭跟隨林育信北上林口體大,南下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拿下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卷。但在前往里約奧運前,練習時腳踝骨折,緊急開刀,密集復健始終未放棄前進奧運夢想,雖然這一趟,智凱失敗了,但他沒有氣餒。拼下2017台北世大運鞍馬金牌!更以完美的「湯瑪士迴旋踢」驚豔全世界。

這兩支紀錄片從男孩拍攝到男人,讓大家看到他們不為人知的辛苦、磨練以及面對失敗如何再一次躍起的勇氣。

《後勁:王建民》(2018)

導演:陳惟揚

紀錄對象:王建民

獎項:入圍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簡介:

加拿大台裔導演陳惟揚花費四年多時間,和王建民一起飛過美國21座城市,紀錄包含王建民在德州棒球農場苦練的艱辛、熱血重返大聯盟在皇家隊的時期。更貼身採訪王建民的太太、小孩、經紀人,以及和王建民共事過的教練、經理,更包含和王建民熟識的台灣球員,包括郭泓志、鄭錡鴻等。

陳惟揚說,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很簡單,只是想要幫建民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用鏡頭帶大家跟建民走一段鮮少被看見的旅程,讓觀眾感受從未見過,王建民的另一面,更感受王建民這一路付出的過程。而這一切也呼應片名「後勁(LATE LIFE),LATE LIFE在棒球術語,指的是球在最後進到捕手手套時的尾勁,一個階段旅程的漂亮收尾。

《野球孩子》(2008)

導演:沈可尚、廖敬堯

紀錄對象:花蓮富源國小棒球隊

獎項:入圍瑞士尼恩國際影展國際競賽Regards Neufs單元、參展首爾獨立紀錄片電影節、入圍韓國EBS國際紀錄片影展正式競賽。獲得第53屆亞太影展最佳紀錄片獎。

簡介:

以花蓮富源國小的棒球隊為拍攝對象,費時兩年完成。在片中,看不見一般紀錄片所強調與被攝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的展現,關於棒球操作或磨練的篇幅也著墨不多。影片總是淡淡的、隱隱的,以孩童的視角和同理心,固守著旁觀的姿態,退到攝影機之後,沒有太多的誘導和立場,並非一定要拍些什麼,而嘗試著從觀察開始,找尋生活中的況味,捕捉了童年時光的浮光掠影,風格清新有致、熨貼人心。

《六局下半》(2009)

導演:郭樂興 、林育賢

紀錄對象:花蓮富源國小教練張茂三

簡介:

「六局下半」是少棒比賽中最緊張的時刻,因為勝負未定,隨時都有逆轉的機會,就像人生一樣。

《六局下半》拍攝的花蓮富源國小教練張茂三,《野球孩子》紀錄的主角同樣是花蓮富源國小的棒球隊。不過兩部紀錄片拍攝的主角剛好是上下屆。

片中描述教練張茂山帶著「棒球」,來到台灣東部的小村落富源村,富源少棒隊在全國少棒比賽中漸漸被視為實力堅強的隊伍,然而在張茂山的心裡,卻有著比球賽勝負更重要的事情。

棒球隊有三個令教練頭痛的球員,一個是動作老是慢半拍的小漁港,還有管不動大家的新隊長吉陸,以及愛吃鬼小胖子阿Fi,雖然他們很認真的練球,但還是經常被張教練盯的滿頭包。經過辛苦的暑訓之後,教練將帶著孩子們,一起挑戰暑假裡最後的一場大賽「紅葉盃國際少棒比賽」。這個小村落也因為「棒球」,改變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家長也因為棒球開始參與孩子的生活,而張茂山也因為棒球,從孩子身上得到勇氣

敢夢者:最後一擊(2018)

導演:敢夢者團隊

紀錄對象:足球國手陳昌源

簡介:

「陳昌源(夏維耶),他是台灣最接近世界盃的男人。」

 PTT鄉民名言「棒球陳金鋒,足球陳昌源!」

陳昌源(夏維耶),中法混血,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台灣第一位歐洲職業足球員,曾入選比利時國家隊U19、出身自比利時豪門安德列治足球隊青訓、效力於比甲梅赫倫足球隊並曾擔任隊長、中超貴州人和等頂級聯賽。2011年正式加入中華隊,首場比賽於2011年7月3日世界杯會外賽登場,當天吸引15335名主場球迷到場,並踢進致勝12碼球幫助中華隊擊敗馬來西亞。最後在2017年10月10日的台北亞洲杯資格賽中宣布退役,並最後關鍵助攻幫助中華隊絕殺巴林,創下台灣足球歷史。

陳昌源在效力中華隊7年中,創造了許多場指標性的勝利、寫下連球迷都覺得不可思議的紀錄。敢夢者團隊遠赴比利時、倫敦拍攝夏維耶在歐洲頂級足球聯賽生涯,從他青訓成長的比利時豪門安德列赫足球隊,以及效力7年的梅赫倫足球隊,採訪了董事會成員、教練、隊友、球迷告訴大家夏維耶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挖掘去足球貴公子的成長故事。

片中除了歐洲場景外,更完整紀錄陳昌源如何在舊傷困擾下,決定在歐洲職業賽場引退,但仍舊決定最後披上台灣戰袍,作為他身為職業球員的最後一戰。完整記錄陳昌源在2017年10月10日賽前一個半月,面對人生巨大轉變與決定退役的重大決定後的心路歷程。

奇蹟的夏天(2006)

導演:楊力州,張榮吉

紀錄對象:花蓮縣美崙國中足球小將

簡介:

台灣後山花蓮縣美崙國中,一群皮膚黝黑的陽光大男孩正在炎炎夏日裡作著他們的年少大夢;在海邊的足球場上,揮汗踢球奮力前行;球場就是他們的天堂,年紀雖小志氣卻比天高,最大的願望就是一輩子都跟足球當好朋友;為了培養絕佳的默契以及接受嚴密的訓練,這群青少年們打從上國中的第一天,就一起生活在6坪大的球員宿舍裡: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洗澡、一起練球。

說他們是同學,其實更像是兄弟,受傷時互相扶持,贏球時一起慶祝,親密緊貼的生活令他們情同手足,可愛的大男孩們甚至半夜還會在作夢時起腳!而球隊教練,就如同他們的父親,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不但要指導他們踢球,更要教導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逐風少年(2016)

導演:胡美芳

紀錄對象:奧運風帆國手張浩

簡介:

訴說台灣第一位本土風浪板奧運國手張浩的生命故事。探討年輕人對於極限運動員的某種不可抗力,描繪出運動員的內在世界;儘管主角人物面對冷門運動項目及離島環境充滿艱辛與困難,但卻掩飾不住豐沛強烈情感與奮鬥意志。

夢想離我4公尺(微電影)(2012)

導演:林育賢、江金霖

紀錄對象:景美拔河隊

簡介:

片中記錄這群神力女高中生,拼命奮鬥的動人故事。失敗不是問題,而是如何堅持不放手。

征服北極(2008)

導演:楊力州

紀錄對象:極限運動—劉柏園、林義傑、陳彥博

簡介:

3人、21天、零下40度C 、600公里、一場生死搏鬥。

一個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劉柏園,為了找尋更大的能量;一個跑遍世界各地的運動家林義傑,為了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一個對未來徬徨的大學生陳彥博,為了找到生命的解答;他們抱著各自的夢想來到北極,代表台灣與世界各地的極限運動好手一起從北極圈往極地行走。

在冷冽的惡劣環境中往目的地「磁北極」前進,途中卻發生了身體嚴重失溫、凍傷、北極熊襲擊等超出想像之外的危險,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陸續退出,沒有人能知道,他們三人是否能活著走完這條,攝氏零下40度、長達600公里、預計費時21天的極限長征。

《夢想的角落》(2015)

導演:張祐銓

紀錄對象:男子排球

簡介:

2015年,台灣男排帶來一段前所未有的驚奇之旅,陳建禎、黃培閎更相繼旅外,為排壇開啟一條不曾想像的道路,甚至在2016年相繼為自己贏來了世界聯賽、世界俱樂部的珍貴門票。為了自己、為了國家、為了夢想,他們究竟付出多少?

這個故事不是向勝利膜拜,而是關於夢想和勇氣。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抵達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走在夢想道路上的過程。

《被看見之前》(2018)

導演:Action影像工作室

紀錄對象:女子排球

簡介:

這部片對照《夢想的角落》拍攝男子拍球,《被看見之前》拍攝團隊Action,一開始完全不了解這群為排球瘋狂的女孩,透過鏡頭以及和選手的談話間瞭解她們。拍攝影片之前,女排的知名度遠不及男排,但在世大運之後,女排已經超出預期的爆紅,片中記錄了2017年三月的大專排球聯賽,以及2017年8月的世大運,見證女孩成長。

《場外之內》(2008)

導演:李家驊

紀錄對象:拳擊場上青少年

簡介:

台灣人除了棒球、籃球外,幾乎不關心其他運動。舉凡跆拳道、舉重、射箭這些選手,也都是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獎項,靠著轉播中奮力一搏的精神才獲得台灣人所認同的喝采。但是像拳擊這樣的運動,在台灣除了不受重視外,也常被當作是暴力運動而顯得很不對台灣人的胃口。

李家驊透過鏡頭,拍攝在拳擊會館的3位會員:金毛、阿樹、周鉦浩,金毛一邊練習拳擊,一邊擔任會館管理與教練的工作,期待有一天能站上國際舞台。阿樹上午在便當店打零工,下班後就到會館練習拳擊、也幫忙指導新進成員練習,每日例行的生活看似樂在其中。周鉦浩是三人之中年紀最小,剛接觸拳擊下課就到會館報到,拳擊對他而言還是很新鮮、充滿期待的嘗試。

李家驊當初鎖定這三位主人翁,很大的原因是他們不是由學院出身的運動員。非學院出身的運動員所面臨到的掙扎則更複雜,包括家庭的不支持、經濟上的維持以及專業上的提昇這些孤立無援的處境,可作為觀看運動員的另一種對照。

《透視內幕:臺北世大運》(2018)

導演:台北市政府、國家地理頻道合製

紀錄對象:參與2017台北世大運的台灣選手們

獎項:榮獲第51屆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金獎

簡介:

片中紀錄整個城市的熱情與活力,影片包括比賽過程的精華片段、選手賽前準備、辛苦訓練、比賽表現及精彩的開幕、閉幕活動,以實際拍攝結合動畫效果,充分展現台北市的能量。

172.30.1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