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運動紀錄片:挖掘真實與多元 開往運動迷內心深處的直達車

因為真實多元,不只談成功失敗,所以運動紀錄片通常是「很好哭」又令人回味再三的片子
2018/11/24
文:王思捷

《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中有這麼一幕,一群男子聚在一起談論戰爭電影場景,痛哭流涕;而姐妹淘則在聚會中憶及《金玉盟》電影台詞,同樣哭得梨花帶雨。顯然每個人的哭點不同,運動紀錄片則讓如同我一般的運動迷每看必哭,不分年紀、性別、國家,它勢必有一種不同凡響的魅力...

(來源:pixabay.com)

球棒紮實擊中球心、籃球在地板上彈跳、場邊觀眾呼喊、大口呼吸喘息的聲音,如雨滑落地面的汗水,為勝利或失敗流下的淚,無人注意的苦練和辛酸,戰友般的情誼,堅信意志能戰勝一切的決心,不為人知的運動員日常。所有喜愛運動的人們,大概都不會否認他們對這些元素的喜愛。對於我這樣的一個運動迷,這些元素被以極為不同卻同樣迷人的方式,在運動文學和運動紀錄片這兩種記述形式中被紀錄下來。

如果說運動文學具有一股強大而神奇的力量,能夠將所有元素如同碳分子擠壓成鑽石般的永恆,以雋永文字營造出無窮想像空間,那麼,運動紀錄片就讓你像是坐在第一排的VIP席,親臨現場,原汁原味的將所有種種,那些屬於運動員或運動團隊的血、汗和淚,都幾乎(不可否認,也還有剪接的成分)毫無保留的攤在觀者面前,讓你隨著他們呼吸,迎接每一絲狂喜與悲傷,真實且殘酷,而這就是運動紀錄片的魅力。

運動紀錄片寶殿:ESPN《30 for 30》

(來源:維基百科)

說起運動紀錄片,不能不先望向美國。許多人對於運動紀錄片的感動、啟發和概念,很可能都來自於這個運動文化已然深深刻在社會文化肌理的國度。

我們無法不提起運動頻道ESPN發動的《30 for 30》系列。這個運動紀錄片系列的發想來自2007年,由於ESPN創台於1979年,在2009年即將屆滿30週年,於是有一群人希望結合30名不同導演,以30支每支一小時的運動紀錄片,來慶祝開始30週年,於是有了30 for 30這個名字。

這個系列於2009年10月在該台首映,因為愈來愈受歡迎,一發不可收拾,到現在還在陸續推出,已經推出了三個30片的系列,也就是累積90支以上的紀錄片,後來還開發出10分鐘左右的短片系列,以及以聲音為主的podcast系列,儼然已成為一座龐大的運動紀錄片資料庫。

即使是台灣運動迷,對《30 for 30》系列也想必不陌生,這個系列涵蓋籃球、棒球、美式足球、高球網球等各式項目,導演們試著用各種不同的人物和角度切入,講述各種不同的故事。例如美國短跑女將Marion Jones,如何從享盡世人目光的高峰,到使用禁藥遭禁賽的落寞,又例如變性運動員Renee Richards,如何與各界纏鬥之後,在1976年的美國公開賽出賽。也有人選擇講述女網界巨星Chris Evert和Martina Navratilova亦敵亦友的競爭情誼,以及洋基和紅襪隊之間長達百年的愛恨情仇。

在《June 17th, 1994》為題的片中,導演很巧妙的選擇了運動史上難得一見的一天。1994年6月17日這一天,世界盃足球賽開幕、紐約尼克和休士頓火箭還在NBA冠軍賽第5戰中拚鬥、高球名將阿諾帕瑪(Arnold Palmer)生涯中最後一天在美國公開賽出賽,紐約遊騎兵則慶祝他們在冰球聯盟NHL奪冠。但是這華麗的一切,都被當天在電視上直播的殺妻嫌犯OJ Simpson與警方在高速公路的飛車追逐戰掩蓋。

《Hoodies up》一片,從NBA邁阿密熱火隊球員在黑人青少年Trayvon Martin遭槍擊死亡五週之後選擇穿上帽衫(hoodie)拍照,象徵他們對槍枝暴力的不滿談起。由此,導演觸及了美國社會中槍枝氾濫、種族歧視等議題,同時也討論了近代運動員如何開始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融入社會運動。

(來源:LeBron James Twitter@KingJames)

1994年:獨具意義、劃時代的兩部紀錄片

Ken Burns(來源:維基百科)

1994年可能是運動紀錄片史上極富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裡出現兩部名留青史的運動紀錄片:Ken Burns製作的大部頭棒球紀錄片,名字就叫作《Baseball(棒球)》,另一部則是籃球紀錄片《Hoop Dreams(籃球夢)》。

《棒球》是Burns繼美國南北戰爭紀錄片《Civil War》之後製作的另一部雄心壯志之作,在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支援之下,全部共有九集,仿棒球九局的方式,每一「局」聚焦在某個特別的時期,娓娓道來棒球運動在美國的發展。全片利用大量的歷史照片和影片、訪談,搭配旁白,各集音樂則搭配當年的音樂曲風。

這部紀錄片探討和種族、營運、勞資關係,以及棒球和社會大眾的關係等面向,九集的總長度達到18.5小時,最終共吸引了4500萬人次的收視,成為PBS史上最多人觀看的節目。

(來源:pbs.org)

值得一提的是,Ken Burns在紀錄片領域的名氣,除了幾支名片之外還包含他開發出的拍攝手法,後來直接被業界稱為「Ken Burns effect」。這個技法是利用鏡頭在靜態照片上聚焦或掃動,例如在一張籃球隊的照片上,鏡頭緩慢的在球員臉上移動,然後在某一名旁白正在討論的球員臉上停下。這種技巧,可以利用2D的照片製造出類似3D的效果。這項技法有時也可以運用在兩段影片的串接上。

同於1994年出品的《籃球夢》,則由Steve James和Simon Schumann共同製作,多年下來幾乎已成全球籃球迷必看的「神片」。此片有趣之處在於,製作方在公共電視台PBS的支援下,原本只想製作一支30分鐘短片,主角是在芝加哥街頭遇上的Arthur Agee和William Gates這兩個國中生。沒想到,兩人的故事太引人入勝,製作單位一跟拍就跟了5年,拍攝時數長達250餘小時,等於是拍攝團隊經歷了兩名主人翁的一整個高中生涯,在片中訴說了兩人在家庭、球場和同儕中面臨的挑戰與高低潮,當然還有始終驅動著他們的、有朝一日要打進NBA的夢想。結果當然不是如此,Agee和Gates兩人一路跌宕起伏、悲喜交織,最後兩個人都沒能成為職業球員。

《籃球夢》推出之後一砲而紅,最後剪接的版本長170分鐘,全片只花了70萬美元的成本,卻拿下1180萬美元的票房,也被許多影評人喻為史上最好的運動紀錄片;未能入圍當年度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還在業界引起了一陣騷動和抗議。

此片之所以備受推崇,在於它不但以最真實的角度描寫了兩個少年在籃球場上力爭上游的過程,他們的夢想和友誼,同時也描繪出芝加哥下層階級黑人家庭面對的生活現實,以及籃球場競爭的激烈和生命的無常,最難得的當然是紀錄時間長達5年,觀眾感覺自己陪著Agee和Gates一起長大、經歷那些勝利的甜蜜和失敗的辛酸,或許有很多人,也因為把自己的年少投射到了這兩個少年身上,而產生前所未有的共感。

貴在真實 取材拍攝手法多元

製作上,運動紀錄片有許多各異的形式和手法。有些導演會選擇無旁白,只有偶爾出現的字卡,完全讓影片本身說話。也有些是在未獲得主角授權/同意的方式下,只能利用影片、照片、訪談和音樂的結合,由拍攝者自己訴說故事;特別是在歷史性題材上(例如主角亡故),後者的方式經常被使用。取材上,也分為個人、團隊或事件等等領域,跟拍團隊的難度,自然比跟拍個人更難。

運動紀錄片有兩個最為可貴之處,第一在於它的真實,即使導演依然可以利用剪輯加入自己的觀點或過濾某些元素(例如被主角要求不呈現),但畫面畢竟無法偽造;紀錄片呈現出的故事,和我們只能在球場上看到的大不相同。它的真實還來自於無法預測,因為紀錄片紀錄當下,沒有腳本,自然更無法預測結局和走向。

(來源:pixabay.com)

第二,在於運動紀錄片中呈現的多元觀點,至少在我看過的大多數片中。所謂多元觀點,意思是除了在運動場內外發生的一切,通常也不會忽略運動員和團隊所處的大環境和時代,以及他們在真實人生中面臨的其他挑戰,所以一部有野心而宏觀的紀錄片,一定涵蓋社會議題、時代現象、親情、友情等面向,更重要的,是成功和失敗的人生哲學。

什麼樣的成功才是成功?什麼樣的失敗不算是失敗?勝利是不是就代表著成功、輸球又一定是失敗嗎?當一個又一個運動員、一個團隊又一個團隊的人生故事、血汗淚,在這些影格之中如同照後鏡裡的景色,從眼前流逝而過,有多少人能夠不被感動、不被啟發?我看運動紀錄片很少不哭,應該也不奇怪。

(來源:pixabay.com)

對台灣運動紀錄片寄予厚望

運動紀錄片的迷人魅力,從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可以看得出來,自2010年至今就有三部片拿下此獎,分別是2011年記述高中美式足球隊的《Undefeated》、2016年描寫傳奇美式足球明星/殺妻疑犯O.J. Simpson的《O.J.: Made in America》,以及2017年揭發俄羅斯國家支持自由車選手使用禁藥的《Icarus》。

然而運動紀錄片以往在台灣從未成為一種類型(genre),因為拍紀錄片的人原本就不多,所以也沒有人想到要作。另一個原因恐怕是因為,運動在台灣社會與文化中的位階從來都不高,知名運動員也不多,要講起拍攝紀錄片,人們的優先選擇很可能會是政治人物,而非運動員或是歌手。如果整個電影產業不振,這些原本就不受矚目的類型,自然更無人投入。

(牽猴子提供)

這個現象直到近年來才有所改變,從這一次以王建民為主角的《後勁(Late life)》入選金馬獎紀錄片獎項往前望,我們見到台灣導演以青少年體操選手、棒球員、足球員為主題,交出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先前Nike曾以HBL高中籃球員為主題,中信金控最近也以兩名國小棒球員的情誼為主題,拍攝了類似紀錄片手法的微電影。

大家總喜歡形容台灣是「有運動而沒有運動文化」,可能到現在還是如此,但許多人在這條路上努力著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或許有朝一日運動紀錄片真能成為一個類型,吸引更多人的投入。台灣一定還有著許多運動員、團隊,如同歐美知名球星啟發我們一樣,值得被人們好好的注視著。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