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最喧囂的那段迪化街後,四周驀然靜了下來,再匆匆的腳步都緩了。留心一點,會遇見一座三層樓高的老屋,優雅的圓弧立面,簡潔的磚飾,那是去年四月才正式對外開放的「迪化二〇七博物館」,經營者是台北故事館的古蹟認養人、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慈。但在此處,最受人注目的不是名人,是老屋內蘊藏著的磨石子工藝的迷人。
磨石子,指地板或牆面等建築原材經打底整平、填石、打磨等數道手續後所完成的平滑表面。由於工序繁複,十分考驗施作者的手上功夫與經驗。1950-60年代,在台灣被大量使用於騎樓與民房建築。
「我老家也有啊,以前天天踩著,怎麼都沒注意到這麼美?」、「小時候都躺在這種地上睡覺,夏天很冰涼。」很多走進「迪化二〇七」的人,都會這樣懷念起磨石子,只見他們會以帶著愛戀的手,輕撫過地板、樓梯扶手、牆面,然後微笑。那幾乎就是陳國慈最滿足的時刻,因為在她心中,「保存這些老建築,就是保存我們的共同記憶,也是替下一代保存他們的共同記憶。」
於是,「無所不在的藝術–台灣磨石子」理所當然成了「迪化二〇七」的開幕特展,在館長華安綺與策展團隊的走訪下,除了本館建築的磨石子工藝,更搜羅了全台185件磨石子圖樣作品,從廟宇、教會到民宅、學校,從幾何圖紋到花鳥圖騰,那過程,得到很多人協助,其中就包含了在高雄的石材業者陳炳元。
走訪陳家,我們幾乎親眼見證了磨石子在台灣的發展縮影。
40年前,在蘇澳石材場當會計的陳林秀妙與擔任公務員的陳逸峰,一方面想移居更溫暖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想給下一代更穩定的生活,在朋友建議下,毅然決心中年轉職創業。
那是台灣的黃金年代,對許多人來說,錢好賺、樓好蓋。當年磨石子正流行,於是,提供磨石子所需的一顆顆小石子建材,成為陳炳元父母的選擇。
自日治時期被引進的磨石子建築工法,早年最常運用在公共場所、學校與廟宇,後來開始被大量運用在生活與家庭房屋的建築設計。在常見的磨石地板中,圖形分割處都會嵌入銅線,一方面是美感上的顏色區分,另一方面則是預防裂痕出現時的大面積延伸,由此,又衍生出了所謂「銅線磨石子」圖案。
其中描繪神仙故事、象徵吉祥福氣的大型作品多半出現在寺廟裡,那都是工期長達數年,需要商請一群工匠直接入住廟裡才能完成的精彩作品。在一般建築中,最常見的圖案則是幾何圖形,另有栩栩如生,象徵吉祥的丹頂鶴、蝴蝶圖像,也有紀念意義的數字、文字或家徽,甚至有因應店舖需求的單車、雜貨、水果圖樣,技法精湛,色彩斑斕。
此外,為符合屋主需求,除了一般的白、灰、黑三色大理石,也有人會選用更高級的玉石磨造成家裡的一方風景,彰顯財力與品味。不過,磨石子工法需要繁複的工序,十分考驗施作者的經驗與體力,因此除了政府的公共建築之外,近年少有民居選用。
回憶起那時的「盛況」,陳林秀妙臉上盡是藏不住的驕傲。她說那年代太早,中山高都還沒開通,運送石材只能依賴最近的楠梓火車站,只是,跟鄰近的大站左營相比,楠梓還只是個三級的小車站。
「三級車站的運量少、編制人員少,所以站長得自己值班。但我們開始運送石材之後,運量大大提升了,楠梓一下子成了二級車站,站長很感謝我們,因為他再也不用值班了。等到中山高開通,變成30尺長型聯結車載送,每天平均得進來5到6台。」
相對寡言的陳逸峰,忙著招呼大夥喝飲料,偶爾才會插進幾句話,補足老伴回憶的缺漏。不過,等到走到倉庫跟我們介紹石材時,他突然攤開雙手:「你們看,我的手,沒有指紋。」話語在此時顯得多餘,因為那是40年歲月過去、雙手不停搬運石子的最佳印記。
後來的日子,磁磚逐漸盛行,還有更多時髦、省工時的建材可被選擇,磨石子的光華開始褪色。
約十年前返鄉、接手父母事業的陳炳元,原本在北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他坦言,從辦公室畫圖到全身灰撲撲現場實作,是他始終猶豫的點,「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在想,面對這樣的行業,我還能做什麼努力呢?還能有什麼出路?」
從小,家裡的倉庫就是陳炳元的托兒所,石材是他的玩伴,耳濡目染並不奇怪,後來果然也讀了相關的室內設計,「但其實我只是想離開,越遠越好,感覺外面的世界更好玩,所以北上念書後從來也沒想過回家接事業。」只不過,一年年過去,眼見父母年紀真的大了,孝順的陳炳元還是決定返家。
談及磨石子的沒落,陳炳元分析,「營建業本來就是金錢遊戲的世界,早一天完工,早一天賣。對現代人而言,同樣的面積,磨石子需要10天工期,貼磁磚只要3天,任誰都是選擇越快越好。」不過,更現實的層面,其實是傳統的磨石子工法已經沒什麼人願意投入。
「磨石子要施作得好,重點還是石子的密度與均勻度是否足夠,石子越擠、越緊密,質感才會好,但師傅要打磨時十分辛苦,技術之外,那真的是體力活。」陳炳元說。另一方面,施作磨石子的機具十分笨重,施作時的噪音、引發的震動,完全不適合現代化的大樓,加以施作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粉塵等後續處理等,磨石子漸被淘汰。
近年,公共空間之外,幾乎沒有民居個案會想到磨石子,直到「無所不在的藝術–台灣磨石子」特展後,許多人的記憶被喚醒了,開始有零星個案又找上門。
陳炳元有位簡姓案主,因為一心想恢復兒時的家的感覺,選擇在家裡的玄關與二樓的用餐空間施作磨石子地板,儘管那空間不過十來坪,「但一開門、一踩上去,家的感覺就出現了。」一邊聊著個案的心情,陳林秀妙一邊也忙著補充磨石子的好處,「它好清潔、好保養,清水擦過就會亮,擦完的地不會濕,南風起了也不反潮,耐磨又耐重。」
對許多人來說,磨石子的意義等同家的回憶,對陳炳元一家來說,石子,更是近乎家人一般的存在。那天,陳炳元在臉書上感性寫下了這一段,「40年前父母親因為家計,把白領換藍領穿,見證了一段台灣近代建築居住史,更重要是用了一顆顆小石子把我們拉拔長大…。」
關於磨石子在台灣的可能未來,陳炳元還沒有放棄,他三不五時分享著類似的建材,研究著背後可能的製程工法,他那天還說,美國有了最新的打磨機具,輕巧能集塵,更好使用...。儘管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些以磨石子工法延伸而成的文創品或家具,儘管後續的投資效益仍待評估觀望,但在陳炳元眼裡,磨石子不是其他,「它是房子的一部分,它是讓家人舒服得能隨意坐下或躺下的自在存在。」他說得小聲,但是很堅定。
看來,陳家與磨石子的故事未完待續,屬於台灣的磨石子工藝,也很需要陳家人繼續堅持打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