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古典音樂被視為一種有「水準」的音樂,難以親近;台北愛樂電台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彭廣林,卻把古典音樂變有趣了。彭廣林是小提琴家,也是極具溝通創意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在他眼中,音樂固然直感人心,但也要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在這本書中,他用獨具個人魅力的表達方式,從八個不同的角度拉近古典音樂和大眾的距離,讓古典音樂呈現前所未有的新風貌──特別是在沒有很好的音樂教育的台灣。
文章節錄
《音樂,不只是音樂:認識古典音樂的40堂課》
少女的祈禱(倒垃圾囉!)
〈少女的祈禱〉與〈給愛麗絲〉這兩首鋼琴小品,是我們每天固定會聽到的音樂。雖然這兩首鋼琴小品和台灣結緣的原因與社會大眾的生活作息有關,但其實當初在歐洲會出現「鋼琴小品」這類型的音樂,和其社會家庭生活型態的轉變有密切的關係。
19世紀的歐洲,特別是西歐地區的國家,進入快速開發成長的階段。工業革命之後,歐洲社會從人力、獸力為主的生產型態,轉變成以機器為主的生產型態。在透過機器大量製造物品,又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情形下,歐洲許多國家城市開始迅速累積驚人的財富。這樣的背景,使得所謂的「中產階級」(一般指的是經濟收入上有一定水準、教育程度高的家庭)開始成為歐洲社會的主要階級。
19世紀以前,大概只有三種不同的階級:貴族、教會與平民。前兩者屬於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階級,但掌握了社會絕大部分的資源。
中產階級的出現,對於歐洲整個生活文化的改變,有深遠的影響。他們經濟獨立、教育水準高,所以有能力改善精神與物質兩個層面的生活狀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品質。居家生活的休閒娛樂,成為他們非常注重的部分。當時還沒有收音機、電視與電腦,家人聚在一起最主要的娛樂,就是演奏音樂。
在19世紀前半葉短短的幾年時間,兩家歐洲的鋼琴公司就製造了近十萬台的鋼琴供廣大的中產階級家庭使用。有這麼多台的鋼琴,代表學習鋼琴的人一定很多。這些人絕大部分是業餘的音樂愛好者,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或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並不適合他們;好聽但簡單、容易上手的鋼琴小品,才符合他們的需求,〈少女的祈禱〉、〈給愛麗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少女的祈禱〉這首鋼琴小品,是波蘭女鋼琴家芭達潔芙絲卡(Tekla Badarzewska)所作。後人對她的生平了解很有限,只知道她1838年生於波蘭首都華沙,1861年(才24歲)就過世了,一生大概寫了三、四首像〈少女的祈禱〉這類型的沙龍鋼琴小品。〈少女的祈禱〉於1856年在巴黎的音樂雜誌刊載發行以後,一共發行超過80種的版本!
〈少女的祈禱〉這首曲子主要的旋律是由右手來彈奏,屬於中高音域。旋律曲調一共有八小節,之後就以這八小節主題樂句做變奏發展,共有十四段。左手是以一簡單固定的和弦音型,做為右手主題與變奏樂段的伴奏聲部。聆聽〈少女的祈禱〉,確實能感受到音樂中那溫柔婉約、清純年輕的女性特質。在台灣成為垃圾車提醒民眾來倒垃圾的訊息,則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巧妙結合!
貝多芬所作〈給愛麗絲〉,則是另一首家喻戶曉的鋼琴小品。此曲大約是1808年時所創作,但在貝多芬死後才出版發行。近代音樂學者在檢視貝多芬的手稿之後,認為貝多芬手寫「給愛麗絲」的字跡,應是「給泰瑞絲」(Therese)。但由於字跡過於潦草,可能被當時發現手稿的人誤認為〈愛麗絲〉(Elise)。而且在貝多芬所認識的女性朋友中,確實有一位「泰瑞絲」,但沒有「愛麗絲」。
〈給愛麗絲〉彈奏的難度要比〈少女的祈禱〉高一些,但仍適合業餘愛樂者的程度。這首曲子為一「三段體」(分成三個樂段)的鋼琴小品,第一與第三樂段基本為同一曲調,中間樂段的音樂則轉為較活潑、節奏性強、變化起伏大、彈奏技巧難度較高的特色,和一、三段以音階、琶音音型為主的旋律線條,形成不同的對比。可能因為〈給愛麗絲〉太受世人歡迎了,甚至有管弦樂團的改編版本。
談到鋼琴小品,就一定要認識「鋼琴詩人」蕭邦所寫的各類型的鋼琴小品,雖然其中許多曲子的程度已達職業演奏的要求,但依然是賞心悅耳的鋼琴小品。他的鋼琴小品按照名稱分別有:〈夜曲〉、〈波蘭舞曲〉、〈練習曲〉以及〈圓舞曲〉。
19世紀是鋼琴小品大鳴大放的時期,除了前述作曲家的作品外,舒伯特的〈樂興之時〉、孟德爾頌的〈無言歌〉、舒曼的〈兒時情景〉、李斯特的〈愛之夢〉與〈鐘〉、德布希的〈月光〉與〈棕髮女孩〉等等,許許多多珠玉般的鋼琴小品,讓鋼琴與其音樂成為世世代代孩子學習古典音樂,最廣為開始的入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