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回顧911事件 美國主播3傑冷靜扛起新聞人責任

2021/9/3 13:01(9/10 11: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2日綜合外電報導)2001年9月11日上午,無數美國人奔走相告,要周圍人打開電視看看正在發生的大事。當時新聞傳播的主流管道還是電視,3名主播冷靜克制的表現,領著美國人度過畢生難忘的一天。

在社群媒體和網路新聞盛行之前,民眾大多是透過電視追蹤911恐怖攻擊事件當天的消息。那一連串由極端組織蓋達(Al-Qaeda)發起的自殺攻擊造成2996人喪命,導致美國出兵阿富汗,開始了長達20年的戰爭,數天前才剛結束撤軍。

就連紐約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裡的一些人都打電話詢問親友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感覺到震動,聞到煙味,渾然不知自己身處事件的中心。

多數美國人緊盯的新聞是由3名主播播報,分別是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布羅考(Tom Brokaw)、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的詹寧斯(Peter Jennings)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拉瑟(Dan Rather)

美國記者葛拉夫(Garrett Graff)記錄了關於911事件的口述史,寫下「空中唯一的飛機」(The Only Plane in the Sky,暫譯)一書。他說,對當時的美國人而言,這幾名主播在911事件上的地位近似國家高層,事發當天,他們相當於國家的道德權威,在政治領導階層多數沉默的情況下,履行著他們在悲劇中為國建言的歷史角色。

那天,美國看著人間慘劇在境內上演,幸而還有布羅考、拉瑟和詹寧斯這3名極具公信力的新聞人,他們當時已各自在不同頻道的晚間新聞奉獻約20年時間,也都擁有豐富的報導經驗。

布羅考說:「我們3人成名,是因為我們帶著全國走過其他災禍和大事。可以說,全國民眾不必到處查找消息。」

事發當天上午,這3名主播都在紐約,他們在第一架飛機於8時46分撞上世貿中心的一小時內就趕到自己的攝影棚。

當天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負責突發新聞的麥金尼斯(Marcy McGinnis)說:「那很顯然是針對美國的攻擊,要找最老練的人來播報新聞,因為他們面面俱到。」

911事件令人難以置信,很難描述新聞人陷入的困惑和焦慮。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時任總裁魏斯丁(David Westin)表示:「國家需要某種穩定,某種立場。我們處在什麼情況?發生了什麼事?事情會有多糟?這需要某種『我們掌握了一些事,還有一些不清楚』的判斷力,但這就是我們著手處理的方式。」

這通常是政治人物在野火、颶風、疫情等災難發生之初上電視或電台承擔起來的責任。但包括時任總統小布希在內的政府領袖當天都不太露面,直到一連串攻擊明顯結束。

每一名主播那天都展現了自己的特長。

布羅考近期剛推出講述二戰歷史的新書「最偉大的世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暫譯),他當時立刻就以宏觀角度來看待911事件,並指出這不只是新聞,人們正在見證歷史。

他說,911事件是向美國宣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將天翻地覆,不復以往。如今回過頭看,布羅考認為,他的工作主要是讓觀眾獲得比螢幕所呈現更多的資訊。

他說:「在整個職業生涯裡,我不斷思考『某件事的整體局勢為何』,這在911那天尤其重要。」

拉瑟則謹慎把關,提醒觀眾分辨事實和臆測。他告訴觀眾:「今天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穩住,穩住。」

拉瑟近日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那天充滿情緒和緊張,為了抑制喧囂,幫助恐慌的大眾冷靜下來,就必須明確、簡潔和透明。大家會知道自己的處境並自行評估。」

詹寧斯堪稱完美的主播,他很有技巧地在充滿說服力的新聞敘事中安排所有元素,包括目擊者證詞、專家分析、即時更新消息,以及觀眾所見所聞。

詹寧斯已於2005年因肺癌逝世,遺孀凱西(Kayce Freed Jennings)說:「他生來就是要做新聞人,他到了一種境界,是個成就斐然的資訊傳播者,或許那一天,完善的資訊傳播就是他所能提供最重要的東西。」

布羅考、拉瑟和詹寧斯都接受過老派學院教育,懂得克制情緒。只是當電視畫面從記者報導轉到詹寧斯身上時,可以看到他眼框含淚。

起初,主播們盡量不提傷亡數字,因為沒人知道有多少。當第2棟世貿中心大樓爆炸,情況就變了,主播們開始提醒觀眾做好心理準備,罹難者可能相當多。

布羅考今年夏天曾說:「我們都是凡人,即使是我們這些一輩子都在努力闡述事件、增進觀眾理解的記者也一樣。我們既要有同理心,也要幫助觀眾理解他們所看到的事。」

那天晚上,布羅考在主播台報了十多個小時的新聞後回到空蕩蕩的公寓,他的家人都不在紐約,一時也回不來。他倒了杯飲料,接了通電話,得知一名好友逝世的消息,但與恐攻無關。他坐在床緣,哭了40分鐘。

布羅考在2004年總統選舉後卸下晚間新聞主播的職務,他今年81歲,身體有恙,仍勤於寫書,但已淡出螢幕。

拉瑟曾捲入2004年一則有關前總統布希的爭議報導,後來於2006年離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他現年89歲,常在推特上發表政治和媒體相關評論。

這3名主播還有一個共同點。詹寧斯的遺孀凱西說,她認為詹寧斯應該不曾回顧自己在911當天播報新聞的帶子,「那不是他的作風」。

布羅考也說,他沒再看過自己當天的錄影,大半是因為他怕發現會讓自己感覺芒刺在背的錯誤。拉瑟也不看過去的帶子,理由再簡單不過:那樣的一天,經歷一次就夠了。(譯者:曾依璇/核稿:徐睿承)11009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