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間諜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過世 享壽89歲
(中央社倫敦13日綜合外電報導)電影「諜影行動」(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同名原著作者、英國著名諜報小說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昨天辭世,享壽89歲。
經紀人發布聲明說:「很難過必須告訴大家這個消息,大家熟悉的約翰.勒卡雷,也就是大衛.康威爾(David Cornwell)在短暫患病(非COVID-19相關病症)後,於2020年12月12日週六晚間在康瓦爾(Cornwall)辭世。」
約翰.勒卡雷知名著作包括「諜影行動」(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冷戰諜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等。
法新社報導,約翰.勒卡雷本名康威爾(David Cornwell),寫作生涯60載,撰寫過25本小說和一本回憶錄,全球賣出約6000萬冊書籍。
約翰.勒卡雷的間諜小說探討英國情報圈的變節行為,藉著描述蘇聯與西方世界敵對時的道德模糊地帶,挑戰西方對冷戰的認知。
和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創造的007情報員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絕對服從、充滿魅力不同,勒卡雷筆下的英雄總深陷英國情報圈虛實難分的混亂中;別忘了,1963年英國還曾發生過菲爾比(KimPhilby)叛逃莫斯科事件。
在勒卡雷1979年小說「史邁利的人馬」(Smiley'sPeople)中,英國情報圈調查莫斯科常駐人員專家康妮.沙赫斯(Connie Sachs)對負責揪出「地鼠」(雙面諜)的資深間諜喬治.史邁利(George Smiley)說:「現在不再是喊打喊殺的年代了,喬治。」
「現在是灰色的世界,天使和魔鬼搏鬥著,沒人知道界線在哪裡。」
這種對冷戰的陰鬱描述,正是西方世界對20世紀下半葉美蘇敵對的普遍看法。對勒卡雷而言,冷戰就是一場「鏡子戰爭」(A Looking Glass War,他1965年的小說),沒有所謂的英雄,而道德,是可以稱斤論兩出賣的東西。
背叛也同樣稀鬆平常,背叛家人、背叛愛人、背叛意識形態、背叛國家的情節在勒卡雷的小說中隨處可見,他善於利用間諜的欺騙來訴說國家的故事,特別是英國總難接受帝國衰敗的複雜情緒。
以1974年「諜影行動」(Tinker Tailor SoldierSpy)為首、1979年「史邁利的人馬」告終的「卡拉(Karla)三部曲」,交織的就是這樣的背叛故事。
其作品對後世的影響,從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English Dictionary)把間諜用語「地鼠」(mole,內奸)、「美人計」(honey pot)、「街頭藝術家」(pavement artist,跟監專家)收入辭典可見一斑。
本名大衛.康威爾的勒卡雷1931年10月19日生於英格蘭多塞特(Dorset),5歲時,母親因外遇加上對父親財務問題失望而拋家棄子,離勒卡雷而去。
17歲時,勒卡雷前往瑞士伯恩攻讀德文,在那裡被英國情報單位注意到;短暫從軍後前往牛津攻讀德文,並在伊頓公學教授德文及法文;之後進入英國軍情五處(MI5),1960年轉調至軍情六處(MI6),先後派駐德國波昂及漢堡。
他書中的英國間諜利馬斯(Alec Leamas)曾問道:「你到底以為間諜是什麼?」
「間諜只是一撮下流、道德敗壞的混蛋,是和我一樣的矮子、酒鬼、怪人、懼內的老公,是扮演著牛仔和印地安人,只為照亮他們微不足道、爛透了的生命的公僕。」
勒卡雷筆下的英國間諜,就是這種和共產對手一樣無情的角色,這也是他定義之下的冷戰,一個超級強權造成人類崩壞的混亂時代。
他反對2003年美國領導的進占伊拉克行動,後期小說更充斥著對美國的不滿;但間諜的生命虛虛實實,有多少成分是真實的?
勒卡雷透過為他作傳的亞當.西斯曼(AdamSisman)這樣說:「我是個騙子,生來就會說謊、改不掉說謊、受過說謊行業的訓練,最後再以小說家的身分,將說謊付諸實踐。」(譯者:鄭詩韻/核稿:劉文瑜)10912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