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劉克襄說故事 看到不一樣的課題

2017/7/9 19:28(7/9 20: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9日電)自然觀察家劉克襄今天到台東說故事,許多父母親帶著小孩參加,劉克襄說了6個故事,都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課題和思考。

台東縣政府和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合作,舉辦公益講座,邀請也是中央社董事長的劉克襄帶大家倘佯山水。劉克襄說了6個故事,讓大家有不同思考。

第1個故事是新竹香山區大湖國小小朋友登雪山,劉克襄說,這些年紀最小的是11歲的小朋友,自己背睡袋和登山該有的設備,表現出對山的敬畏,以及山屋不喧嘩、體諒其他山友、自己垃圾自己帶回等登山禮儀文化,都讓他相當感動、訝異。

劉克襄也提及金山西伯利亞小白鶴,帶來很多的課題,包括老農夫友善農地,新北市政府改變保育觀念,將攝影比賽變成購地保護小白鶴,還有小白鶴是否再回來等,小白鶴的故事帶出很多蝴蝶效應和生態故事。

劉克襄也談到拍攝「看見台灣2」墜機身亡的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小時候故事。他說,齊柏林小時候家庭經濟狀況不好,齊柏林也不是很會讀書,念的高中是「從來沒看過學生長怎樣的學校」,齊柏林是在一個「沒有信心」情況下長大。

劉克襄說,齊柏林受到父親喜歡養烏龜的影響,對生態自然產生興趣,18歲那年齊柏林看到他的一張「拍攝候鳥」照片,讓齊柏林決定走入生態攝影這條路,10幾年前齊柏林才告訴他「這張照片是我的啟蒙老師」。

他最後談到「黑面琵鷺的故事」,他說,不管在香港、深圳或是台灣,都會說這個故事,黑面琵鷺在這3個地方都很受歡迎,當作地標,大家都知道牠很稀有,但沒有人去組合一個故事。

最近他發現了2隻黑面琵鷺相當迷人的故事,一隻標放編碼是A08,也就是在香港被標放的第8隻黑面琵鷺,牠是在1998年在香港被發現,當時4歲,但到了2011年的時候,這隻黑面琵鷺從香港跑到台灣,這隻相當於百歲「人瑞」的黑面琵鷺,至今一直定居在台南,「這個很有意思」。

另一隻是編號T24的黑面琵鷺,牠是台灣第24隻繫放,2003年繫放,有一年曾文溪口發生感染,10幾隻黑面琵琵鷺倒下,這隻也中標,被搶救回來後原地放生,這幾年T24有時候回台灣,有時候到香港,有時跑去深圳。

他說,這2個故事告訴大家,這2隻黑面琵鷺沒有所謂國際界線,沒有這是台灣、這是香港的概念,只要是開闊的濕地,沒有被破壞的濕地,這些黑面琵鷺就會留下來。

劉克襄說,這是很有趣的故事,應該讓香港、深圳、台灣這幾個地區小朋友,都讀到這個故事,這些黑面琵鷺是沒有家園,他們的家園就是溼地,是一起生活的區域;黑面琵鷺沒有國界,這種概念應該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了解這故事的有趣性。

演講後,許多父母親帶著小孩和劉克襄拍照留念,索取簽名,希望劉克襄能再度到台東。 10607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