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一帶一路規模縮減 赴非洲中國勞工數驟降

2024/3/16 16:14(3/16 19: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2014年3月5日,一名中國工人走過安哥拉的建築工地。(路透社)
圖為2014年3月5日,一名中國工人走過安哥拉的建築工地。(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親自部署的「一帶一路」倡議規模縮減,致使赴非洲的中國勞工數驟降,官方統計顯示,相較於2015年的高峰,非洲各地的中國勞工數已降至新低。

據美國之音(VOA)今天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在非洲的中國勞工總數達26萬3696人創高峰,2022年僅剩8萬8371人。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負責的中非研究計畫(China-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歸因於受疫情影響,以致中國工人相繼離開非洲。

但專家表示,習近平主導布局全球的一帶一路倡議規模縮減,也是導致在非中國勞工數下降的主因之一。

英國智庫海外發展研究所(ODI)研究員陳雲南(Yunnan Chen)說:「自2022年以來,一些建設可能已經重啟,但我們知道,中國資助的項目數量多年來一直在下降,過去幾年給任何新的項目交易潑了冷水。」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11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相較於2015年,2021年在非洲的中國勞工數驟減幅度達64%。

報導引述IMF報告:「特別是疫情爆發前,在非中國勞工數與中國企業在非獲利,兩者之間可說是正相關。」

IMF報告說,原本前進非洲大興土木的中國營造業,他們2015年於當地獲得的營收達頂,之後逐年遞減,至2021年降至37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1702億元),比2020年還減少3%。

南早報導另指出,阿爾及利亞和安哥拉的中國勞工數減幅更達約莫90%,中非研究計畫統計,2013年安哥拉的中國勞工5萬526人,2022年僅剩6784人;2015年阿爾及利亞的中國勞工9萬1596人,至2022年僅剩7462人。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roclaw)副教授科平斯基(Dominik Kopinski)以安哥拉為例分析,驟減與兩個因素息息相關,分別是2014年的油價重挫和中國的貸款耗盡。

即因如此,科平斯基指出,許多國營中企和僱用的勞工紛紛打包走人,甚至中餐館也紛紛拉下鐵門,安哥拉的情況之所以受矚目,原因在於2022年這個國家內戰結束後,安國政府把國家重建主要是外包給中企執行。

他說,於是中國國企、承包商等約莫30萬的中國移民大舉湧入安哥拉,雖然目前的統計數據版本很多,但根據他自己2022年到訪當地的估算,目前在安哥拉的中國移民大概只剩2萬人。

科平斯基指出,即使中國勞工人數回籠,也難以回復往日榮景,因為先前的大規模融資和動輒高達數以百億美元計的基礎建設方案,已不復見。

此外,儘管中國大撒幣推一帶一路,但美國之音的報導說,中國經常被批評未能幫助非洲創造就業機會或提高當地人技能,雖然確實僱用大批當地員工,但他們通常負責最基層打雜,更高級的職位則留給中國人。

陳雲南說:「通常在專案開始時,中國工程師和熟練勞動力的比例較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僱用更多的當地勞動力,這種情況往往會發生變化。」因大多數人從事非技術性工作。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中國事務專家江詩倫(Lauren Johnston)說,儘管中國現在向非洲派遣的勞工減少,但中國公司可能還是不會僱用當地人從事高薪、技術性更高的工作。

她說:「他們需要增加的是在當地招募經理,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培養當地管理人員的中文技能。」(編輯:曹宇帆/吳柏緯)11303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