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新北改制10年城鄉仍有差距 地方創生翻轉命運
2010年12月25日包括新北、高雄、台中、桃園與台南改制直轄市。透過大規模的行政區劃調整,10年來「五都」在城市競爭力提升、發展與定位各有新風貌呈現,當然也面臨財政、城鄉差距等更多挑戰仍待克服。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黃旭昇新北20日電)新北市改制10年,新北城鄉仍有差距,偏鄉雖無軌道建設,仍會藉地方創生、道路建設及精進大眾運輸,甚至是參與式預算,發展觀光產業,展現不同特質。
各縣市都爭取人口紅利帶來的經濟發展,新北市政府官員分析,捷運帶動城市發展的外擴效應,台北市人口漸向新北移動,加上市府推動都市重劃及都市更新,確實帶動新北房市與人口發展。
市府官員說,過去造鎮不易、長期被視為空城的「林三淡(林口特定區、三峽北大特區及淡海新市鎮)」區域受惠,成為新北人口增加最多區域之一。
新北市府捷運工程局長李政安表示,過去10年積極推動軌道建設,已出現正面效應,環狀線帶動沿線土地重劃案,淡海輕軌帶動淡海新市鎮及沙崙地區發展,三鶯線及安坑輕軌都可發揮經濟發展外推效應。
李政安說,郊區可因軌道建設拉近城鄉差距,促進北海岸等地偏鄉接軌都會區,吸引台北市等外縣市民眾移居新北,促進當地就學、就業、觀光及產業發展等正向循環。
不過,目前城鄉仍有差距是不爭事實,板橋區人口破55萬人,但坪林區、雙溪區、平溪區、東北角海岸與北海岸受限交通及城鄉建設,人口幾乎不增還減,偏區人口甚至不及1萬人。
新北市府秘書長林祐賢表示,缺就業機會及公共建設,人口外移也造成城鄉差距日益嚴重。
返鄉青年、青農或眷戀故鄉的在地人,希望透過地方創生與再造,結合地區產業、觀光休閒與人文歷史,翻轉命運。無論是淡蘭古道沿線山城,或傳統漁業海濱,地方政府如果適時推一把,有助於新北大都會後花園展現新風貌。
坪林區長周慶珍想改變偏鄉高齡、回鄉青年謀職不易現狀,但區公所資源與預算有限,只能找民間資源協助,希望帶動茶鄉沒落命運。周慶珍熱情與人脈贏得外界支持,地方商圈同業同心協力,也讓位於淡蘭古道南路的坪林亮點逐漸被看見。
新北市長侯友宜常說,「區長就是我的分身,對外代表市長」,區長除24小時待命,想多做事發揮理想就要各憑本事,也需待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
偏區特例是烏來區,民選區長周守信說,烏來是直轄市原住民區,與新北其他區不同,擁有自治權。
周守信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新北改制後,烏來區預算編列、運用比其他官派區長有更多彈性,如市府匡列給烏來年度預算新台幣2億1000萬元,但他可做到5億元預算建設,其中很大部分來自於向中央政府爭取計畫型建設。
此外,他說,烏來預算運用,只需與深耕地方、深知建設需求的7名烏來區民代表會代表溝通,其他區公所要溝通60多名新北市議員,而烏來區民代表又可向新北市議員爭取補助預算,每年約可多200萬元到300萬元建設經費。
不過,民意代表認為區長官派仍有好處,中國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蔡淑君說,改制後,民代爭取建設直接面對市府單一窗口,「選民服務簡單而直接」,較有效率,不受制地方派系掣肘,但相對偏區建設因法令規範,不如改制前鄉鎮市長自主彈性,也較綁手綁腳。
過去公共預算分配大致由民代、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團體掌握,官派區長能做的事有限,但市民透過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可以民主程序決定部分公共預算支出優先順序。
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陳儀君說,透過參與式預算精神,大家集思廣益,可突破個人思維盲點和刻板印象,推出的計畫與建設會更周延並符合民眾所需。(編輯:李明宗)1091220
- 2020/12/20 12:18
- 2020/12/20 12:12
- 2020/12/20 12:12
- 新北改制10年城鄉仍有差距 地方創生翻轉命運2020/12/20 12:11
- 2020/12/20 12:11
- 2020/12/20 12: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