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手造龍舟50載 劉清正獲北市文化獎

2016/10/4 19:09(10/4 19: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4日電)台北市文化局今天表示,現年74歲龍舟國寶藝師劉清正,曾製作逾百艘龍舟,獲第20屆台北文化獎肯定;同時得獎者還有歌仔戲一心戲劇團創辦人孫榮輝,及融合東西風格的果陀劇場。

文化局今天公布第20屆台北文化獎得獎名單,今年以「促進多元文化融合、文化共享,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貢獻卓著者」為獎勵重點,得獎者為孫榮輝、劉清正與果陀劇場,將於11月20日舉行頒獎典禮,頒發獎座及新台幣50萬元獎金。

文化局表示,孫榮輝自幼對歌仔戲產生濃厚興趣,戲班出身的父親孫貴為使孫榮輝專心向學,以嚴格苛刻的訓練,盼其「知難而退」,卻意外使孫榮輝練就扎實本領。

孫榮輝曾考進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擔任武打演員,回國後擔任楊麗花歌仔戲團等劇團武術指導,並曾應邀到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巡迴公演。孫在1989年與家族成員創立「一心戲劇團」,並擔任團長,為歌仔戲奉獻一生,更將歌仔戲藝術導入校園,致力社區推廣,曾榮獲2015年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

文化局說,另一名得獎者劉清正,生於1942年台北劍潭三腳渡的造船世家,17歲起學習造船技術,24歲時獨力親手製作出第一艘木船,近50年巧手雕琢的生涯中,製作逾百艘龍舟,為目前台灣少數手工木造龍舟司阜(師傅)。

文化局說明,台灣早期龍舟與一般船隻並無差異,只在船側畫上龍鳳,劉清正鑽研改良船體結構,並將龍頭細節仿刻得唯妙唯肖,逐漸讓台灣及世界看見精緻的龍舟製造工藝,更承接不少國際訂單。

1989年德國漢堡慶祝開港800年,劉清正致贈兩艘龍舟,使漢堡成為德國龍舟運動起始地。有回為至美國參賽,龍舟裝不進貨櫃,劉清正將原有11對槳的龍舟改為9對槳,成為現今比賽的標準規格。

劉清正2009年獲選為台北市文化資產「龍舟技術保存者」,開始開課傳授製舟技藝;他並與文化工作者曾文邦共同創立「三腳渡文化發展協會」,深化地區參與與社區營造,讓沒落的三腳渡地區再現生機。

另外,果陀劇場於1988年由現任藝術總監梁志民創立,創作70餘齣作品,取材範圍廣泛,融合東西傳統文化。果陀劇場近年更以「劇場創作平台」運作模式,協助許多年輕創作人才從事戲劇製作及推廣,提攜後進,以戲劇專業回饋社會,也獲得台北市文化獎肯定。10510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