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習近平為修復國際形象等因素 對「蔡麥會」表現克制
(中央社台北6日綜合外電報導)蔡總統昨在加州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相較去年前議長裴洛西訪台時的大動作,這次北京反應相對平淡。彭博分析,國際形象、經濟考量及台灣大選都是中國按兵不動的主因。
美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距離上次眾院議長訪台已有25年之久。當時中國在不到1小時內宣布進行飛彈試射及大規模實彈軍演,讓亞太及其他區域大感震驚。
以此標準來看,針對蔡總統在美國會晤麥卡錫這件事情,北京當局的反應相對平淡。
中國雖然發布聲明譴責這次「蔡麥會」,並派遣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進入巴士海峽;但台灣國防部今天上午表示,過去24小時內,僅在台灣周圍海域發現1架中國軍機及3艘船隻。
彭博(Bloomberg)分析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暫時有數個理由可以按兵不動,但他可能計劃在未來數天內採取更具侵略性的軍事回應。
●修復國際形象
首先,習近平正接待來訪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以為北京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畫爭取支持,並對抗美國阻止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等新技術的努力。
馬克宏昨天抵達北京後表示,他認為中方無意對蔡麥會「過度反應」。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也將於下週訪中。
澳洲國立大學(ANU)「台灣研究講座計畫」講師宋文笛表示,「如果北京在此刻急遽升高軍事緊張局勢,將使范德賴恩和馬克宏陷入尷尬,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削弱所有與歐中關係相關的鴿派聲音。」
此外,去年中國大動作軍演後,菲律賓開始加強與美國的軍事關係;韓國及日本也同意放下數十年來阻礙兩國安全合作的爭端;澳洲則向美國及英國購買核動力潛艦又邁出一步。
軍演也促使許多歐洲領袖開始將中國與俄羅斯歸為同類,並強化一個關鍵,也就是北京當局可能像蒲亭攻擊烏克蘭一樣,在不久後全面入侵台灣。
●挽救疫後經濟
亞太地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也促使各國政府及企業開始重新評估與中國的接觸。這可能有損中國終結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清零政策後軟弱無力的復甦腳步,更遑論中國長期的經濟成長前景。
為此中國正力圖修復與法國、澳洲等美國主要盟友的關係,以避免在全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台灣大選
另一個讓習近平選擇克制的關鍵因素,便是預計2024年1月登場的台灣總統大選。從過往經驗看來,任何激烈的軍事威脅往往都對蔡總統所屬、立場偏向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有益。
同時,前總統馬英九正在中國訪問,這是自1949年以來台灣現任或前任領導人首次訪中。如果北京當局此刻威嚇台灣,國民黨的處境勢必更糟。
蔡總統也很關注大選結果,但她在整個出訪行程中都明確表示,民進黨及其可能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都希望避免非必要的引戰挑釁行為,且蔡麥會的地點選在加州而非台北,外界咸認上述安排較不會刺激北京。
這是蔡總統第2次會見現任美國眾院議長,也是台美1979年斷交以來,第3度有美國眾院議長與台灣總統會談。第1次是在1997年4月2日,當時由時任總統李登輝接見議長金瑞契(NewtGingrich)所率領的訪問團。
針對本次蔡麥會,中國也成功管理國內輿論,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表看法時也較過往更加克制。
去年8月裴洛西訪台前,胡錫進曾揚言,「如果美軍戰機執意伴飛、護送裴洛西訪台,解放軍可以將其擊落」。不過他今天稍早僅在微博發文稱,北京將確保蔡英文為會見麥卡錫付出代價,「這個回合(才)剛剛開始」。(譯者:張茗喧/核稿:施施)11204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