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助攻AI晶片效能 經部攜手AMD開發千瓦級散熱技術

2025/2/18 19:04(2/18 19: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因應AI高能耗挑戰,經濟部補助工研院研發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突破業界單相浸沒式冷卻1000W散熱上限的技術瓶頸,提供1500W以上的散熱能力。(經濟部提供)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傳真  114年2月18日
因應AI高能耗挑戰,經濟部補助工研院研發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突破業界單相浸沒式冷卻1000W散熱上限的技術瓶頸,提供1500W以上的散熱能力。(經濟部提供)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傳真 114年2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8日電)隨著AI需求激增,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持續攀升。經濟部補助工研院開發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並成功應用於全球IC設計大廠超微(AMD)的場域驗證,最高可提升晶片散熱能力50%,有助打造數位主權並強化在全球AI產業的競爭力。

為因應高能耗挑戰,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自2014年起推動「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鼓勵企業投入前瞻產業技術開發,並透過全球研發創新夥伴計畫,補助工研院研發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突破業界單相浸沒式冷卻1000W散熱上限的技術瓶頸,提供1500W以上的散熱能力。

技術司說明,這項技術透過水氣蒸發與冷凝機制,快速導熱並消除熱能,並搭配微米級結構設計,擴大冷卻液與晶片的接觸面積,加速熱量傳導,使高功率晶片的熱能迅速轉移並冷卻,大幅提升運算穩定性與能效。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到2026年,全球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將超過1000太瓦時,相當於日本一整年的用電需求,其中運算與散熱用電各占40%。

技術司表示,AI運算能力不斷提升,在AI伺服器的能耗中,僅60%轉換為運算電力,40%則成為系統產生的廢氣熱能。

因應趨勢,AMD將推出新一代高功率AI晶片,為確保其高速運算仍能維持最佳效能,AMD與經濟部技術合作,透過工研院開發的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於AMD場域進行驗證,確保晶片在高負載環境下維持穩定運作,並加速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訓練與推理,提升整體算力表現。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此外,經濟部積極推動台灣AI產業升級,協助工研院攜手其陽科技、一詮精密、廣運、復盛精密、訊凱國際、技嘉科技等國內企業,共同打造完整的AI伺服器散熱供應鏈生態系,加速關鍵技術的商業化應用,為國家AI產業注入強大成長動能。

技術司表示,若全球資料中心採用這項散熱技術,每年預估可節省超過1000億度電,相當於台灣一年家庭用電量,並可減少5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種植1.3億棵樹,其節能效益比全球平均高出3倍,為AI產業發展帶來顯著的減碳效益。(編輯:翟思嘉)11402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馬斯克聊天機器人Grok 3號稱地表最聰明 3大AI模型比一比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