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數位人文育才計畫開206門課 提升學生跨域能力

2025/1/21 12:22(1/21 13: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教育部推動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16校團隊共開設206門課,約7800人次學生修習,盼透過計畫的推動,為學生打造多元的學習環境,並鼓勵全國校院共享交流資源。(教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月21日
教育部推動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16校團隊共開設206門課,約7800人次學生修習,盼透過計畫的推動,為學生打造多元的學習環境,並鼓勵全國校院共享交流資源。(教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14年1月21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1日電)教育部推動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過去兩年16校團隊共開設206門課,約7800人次學生修習,希望幫助學生在AI時代兼具跨域能力、數位技能與深厚人文素養。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讓學生在AI時代兼具跨域能力、數位技能與深厚人文素養,教育部推動大專院校跨域課程的設計與轉型,更強調以人為本的人文人工智慧,希望成為幫助學生因應時代轉變的「變現力」。

教育部提到,以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為例,過去兩年16校團隊總共開設206門課,約7800人次的學生修習,這些課群在各校形成「數位人文創新學程」、「人工智慧跨域應用」等10個微學程,以及「數位人文與社會跨域」、「跨科際智慧應用」等11個學分學程。

另外,還有33門課程成為各校的校院系級必修課程,與全台74個產業單位或在地組織進行課程共授、專題合作。

師生共同創作的數位人文專案成果包括成功大學的「重返田野:數位振興西拉雅」,結合數位技術與人文關懷,探索西拉雅語復育方案;高雄科技大學的「可視化唐詩譯境-嫦娥」,結合生成式AI、譯後編輯與AI繪圖,創新呈現唐詩翻譯與詮釋等。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教育部表示,新一期的「數位人文跨域人才智慧領航計畫」將凝聚新獲補助的15校團隊力量,在數位科技與人文價值交融上扮演深化及擴散角色;各校將跨院系合作,設計「生成式影音創作」、「文化創意產業科技應用」等多元課程,透過科技工具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計畫主持人、台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蔡今中分享,學生的學習成果離不開教師的全心投入,對數位人文從陌生到精熟,帶動校園的轉型與創新活動,團隊師生共同描繪AI時代的數位人文教育願景,期望透過計畫的推動,為學生打造多元的學習環境,並鼓勵全國校院共享交流資源。(編輯:管中維)11401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半導體製造優先 專家:對台利弊參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