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檳城賞老屋 品歷史芳香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過去的殖民色彩加上文化薈萃形成的折衷式老屋,融合中式雕花、天井和歐式木百葉窗、落地窗,讓市容獨樹一格,走逛世遺更添趣味。
喬治市(Georgetown)2008年和馬六甲海峽一起名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內容包含建物、傳統生活方式等,馬六甲和檳城的多元文化、不同族群融合與飲食特色都是入遺原因,其中喬治市擁有特殊建築群,呈現18世紀末英國統治時期風貌。
檳城當時是大英帝國在遠東殖民地,東印度公司設立據點,各國商賈往來,活絡經貿,也為生活風格、飲食與建物帶來重大影響。
不同年代的檳城老屋,都可看出東、西文化融合痕跡。1790到1850年是早期檳榔嶼式,門面設計簡樸,構造矮小;1840到1910年代為華南折衷式,門面設計趨於豪華,融入中國元素,如梳子門、山牆與天井,也有歐洲及印度元素,如木百葉窗、U或V型陶瓦。
早期海峽折衷式盛行於1890到1910年代,引進傳統建築材料拼花地磚,更加強歐洲元素,2樓常採落地百葉窗;晚期海峽折衷式在視覺上更華麗,除落地窗,也有拱圈、泥塑裝飾、水泥花磚和彩釉磁磚,窗戶採扇形窗。1930年代後則藝術裝飾式、早期現代主義式盛行。
喬治市列入世遺,建物改建其規範和限制,各式老屋風格保存良好,中式大門、歐式窗台和「五腳基」(店舖走廊),隨興拍照都是美景,走逛巷弄時不妨抬頭觀察、比較,是旅行的趣味。
值得一題的是,國父孫中山曾以檳城為策劃革命據點。在喬治市打銅仔街(Armenian Street)120號有興建於1870年的「莊榮裕」老屋,是當時孫中山和同盟會革命基地及募集革命基金所在,孫中山曾在這裡舉行著名的「庇能會議」,庇能即Penang(檳城)音譯,這次會議也與歷史聞名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事件有關。
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藏有大量和孫中山相關中、英文文獻及史料、照片,其中有張照片是當年首次發行的革命報「光華日報」,明文登載創刊地為檳城打銅仔街。
檳城基地紀念館建築相當有特色,保有當時流行的店屋風格,1樓為店家、2樓為住家,且設有脫身通道。目前1樓開放為展示空間,2樓則開放孫中山學術研究者使用。
除紀念館,喬治市有多處老屋與孫中山有關,如檳城閱報書社創社社址、光華日報舊址與孫中山追隨者所創寶成號店屋舊址等。不論是特意追尋或不經意發現,穿梭在喬治市巷弄,一定會和這些老屋相見。10402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