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轉型迫在眉梢 工業局啟動中小企業輔導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日電)減碳浪潮席捲全球,經濟部工業局今天表示,已著手協助中小企業建立碳管理能力,包括建立碳盤查專區、提供碳盤查計算器、辦理講習訓練、製作線上教學影片等,講習已舉辦5場次,3月底前要再辦7場。
氣候變遷對全球造成衝擊,各國紛紛宣示淨零排放,台灣也不例外,加上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3年要求進口企業自行申報碳排量,2026年起針對高碳排產品課徵碳關稅,企業減碳已迫在眉梢。
經濟部工業局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目前輔導中小企業減碳進程,局長呂正華說,將建立碳盤查專區、提供碳盤查計算器、辦理講習訓練、製作線上教學影片,並透過「以大帶小」方式,由大廠帶動小廠落實減碳,進而建構碳管理能力。
工業局永續發展組科長潘建成表示,中小企業過往接觸資訊較少,對減碳多半毫無頭緒,不知如何達成,政府會竭盡所能協助,第一步要做碳盤查,掌握排碳來源才能逐步落實減碳工作。
呂正華指出,根據環保署資料,已有287家排碳大戶完成碳盤查登錄,接下來將針對品牌供應商、CBAM衝擊廠商、被客戶要求提供碳盤查資訊者及想了解碳盤查的中小型製造業展開輔導。
至於如何進行,呂正華說明,首先確認溫室氣體盤查的年度,再計算溫室氣體排放源及計算排放量,通常有2個範疇,一個是來自煤炭與柴油、一個是電力,計算後得出當年排出的二氧化碳量。
呂正華說,碳盤查有結果後,將分析減碳熱點,再擴散至供應商,媒合專家導入技術減碳,專家團由經濟部工研院、塑膠中心、金屬中心、紡綜所、綠基會等法人組成。
為讓所有中小企業對碳盤查有概念,工業局今年第1季舉辦12場次「碳盤查暨碳足跡講習會」,目前已舉辦5場次,累計720人次參加,3月底前要再辦7場,其中4場為碳盤查、3場為碳足跡。
此外,工總召集產業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將串聯供應鏈,採「以大帶小」方式,由大廠帶動小廠落實減碳,進而建構碳管理能力。
工業局資料顯示,碳盤查計算範圍為工廠全廠生產製造的總排碳量,碳足跡則是指產品本身的碳排量,來源有原料、製程、配送、使用與廢氣等。(編輯:潘羿菁)11103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