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械產業數位轉型 工業局:三管齊下助廠商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3日電)邁向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目標,經濟部透過智慧機械產業數位轉型推動,工業局長呂正華表示,轉型三管齊下,包括數位化、數位優化與數位轉型。
工業局下午舉行「智慧機械產業數位轉型推動成果」記者會,並邀請廠商到現場分享經驗。
工業局金屬機電組副組長張明煥表示,智慧製造是未來趨勢,不過,台灣中小企業占比高達98%,要推動數位轉型並非一蹴可幾,因此,針對不同規模的廠商三管齊下提供協助。
首先是數位化,透過設置智慧機上盒(SMB),協助業者改善廠內數位化資訊,107年推動以來,截至去年為止已投入新台幣0.86億元,協助11類產業完成5031 台設備聯網,他進一步表示,預計111年時,要推動9100台設備聯網,總投入金額為1.42億元。
當廠商已具備數位化初始能量,第二步將展開數位優化,張明煥說,協助廠商進行人工智慧(AI)應用,包括智慧檢測、智慧加工、智慧排程等,藉此解決人才中斷、經驗無法傳承等問題,同時加速跨廠供應鏈整合。
工業局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2年來已投入4.39億元,輔導40家業者提升產業製程能力、112家業者供應鏈整合。
最後一步則是數位轉型,工業局在106年至109年推動智慧機械產業領航計畫,張明煥說,透過強強聯手、以大帶小方式,協助航太、汽機車、製鞋、水五金與手工具等產業、共20家廠商升級轉型,帶動廠商投資97.3 億元。
以生產塑膠射出成型產品的亦良公司特助張松靖說,建置數位機上盒後,就算人在辦公室,也能掌握各個機台狀況,產量、稼動、設備狀態都暸若指掌,生產效率提升10%。
般若科技為全球水上摩托車及遊艇螺旋槳的供應商,副總林晏徵坦言,螺旋槳葉片為弧形,透過人力拋光或研磨的困難度、危險性都高,加上老師傅退休後,面臨人才中斷問題,導入AI,將老師傅的經驗「模組化」,反而提升加工效率18%。
福特六和汽車公司在106年投入40億元,並爭取政府資源,整合機器人、AI視覺辨識、光學檢測及RFID等技術,成功打造全台第一條彈性車身產線,總裁邴兆齊說,這條產線可生產4種車型,目前車廠自動化比例已達9成。
不僅如此,福特六和也攜手供應鏈如伍享、六和機械,擴大智慧機械整合應用,帶動供應鏈產智慧化。
另外,產業創新條例的「智慧機械」提供購置智慧機械,其金額達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得以當年度抵減率5%,或3年內抵減率3%抵減應納營所稅額。這項條文今年落日,產業界盼能延長,呂正華說,會仔細聆聽業界想法,並加強跨部會協調。(編輯:潘羿菁)11003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