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照見五蘊皆空的牆 顏擇雅讀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書評】

2025/1/6 09:44(1/6 10: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享譽國際的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時隔多年終於推出長篇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左:時報出版提供,右:共同社)
享譽國際的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時隔多年終於推出長篇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左:時報出版提供,右:共同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享譽國際的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時隔多年終於推出長篇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中文版去年底在台上市,也許已經有不少書迷讀完,發現它與另一長篇《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共同點;在日本也引起自我抄襲之譏。不喜歡寫後記的村上,特地為新作寫了長長的後記。這部長篇脫胎於1980年在雜誌上發表的中篇小說舊作,因為他對內容不滿意,這個中篇從來沒有出版成書,被村上迷視為遭到封印的「虛幻作品」

村上春樹在《城與不確定的牆》後記提到,他從最初就一直感覺到「這篇作品對我自己來說,包含著某種重要的要素。只是很遺憾,當時的我還沒有足夠的筆力把那個完全傳達出來。」小說一發表,他就後悔了,直到40年後,他終於在COVID-19疫情期間提筆改寫,花了3年時間完成,才鬆了一口氣。

讓村上如鯁在喉的這個故事究竟有什麼魅力?新舊兩版有什麼異同?長年鑽研村上春樹、多次開設主題講座的作家顏擇雅應時報出版之邀,為《城與不確定的牆》撰寫書評,解讀40年前與40年後的這座城,與這道牆。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

照見五蘊皆空的牆

文:顏擇雅(作家)

《城與不確定的牆》的開頭:少女說這個世界的我只是影子,真正的我在別處。她突然消失,少男失魂落魄,一心只想前往她所描摩的那個別處,一天果然身臨邊界,並在放棄自己的影子後成功跨越,如願與少女重逢,只是少女已不再記得往事。

看這開頭可知,村上春樹雖已年過70,也已經寫到第15本長篇,卻又回來寫〈遇見100%的女孩〉那種青春純愛了。他在之前多本長篇都有讓主角進入平行時空,這次又使用同一筆路。

這次的平行時空也不是新創。圍著高牆的城,金毛獨角獸,夕暮角笛,收藏古夢的圖書館,這些在1985年《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都已寫過。當然不是完全雷同,例如:古夢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中的外形是獸頭骨,新作變成光滑石卵;鐘塔在新作是鐘面沒有指針,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則是指針靜止不動。專就意象而論,相當接近。

因此新作2023年在日本問世,就引來自我抄襲之譏評。問題是,村上春樹拿新瓶裝舊酒已不只一次。《挪威的森林》一整章幾乎套用短篇〈螢火蟲〉,《發條鳥年代記》部分內容與8年前發表的短篇〈發條鳥與星期二的女人們〉如出一轍。兩部長篇卻都相當轟動,《挪威的森林》一舉將村上春樹拋向暢銷榜上空的九霄雲外,《發條鳥年代記》則為他奠定文豪地位,根本沒人在說自我抄襲。

重點是,《城與不確定的牆》與《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主題很不一樣。異世界在兩本小說儘管設定相同,發揮效用卻南轅北轍。《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科幻風的追追追冒險,圍著高牆的城是經過科學實驗轉譯為故事的主角潛意識,整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類意識的多層次。同一主題在新作雖說若隱若現,主角卻是為了愛情而進城,回到現實後對那座城念念不忘也是為了愛情。《城與不確定的牆》基本上是愛情故事。

不過,村上春樹本人倒有承認新書是舊作重寫,不過不是《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而是1980年發表於文學雜誌的中篇《城,與不確定的牆》(篇名多了一個逗點)。這部早期作品一直沒出書,外國申請翻譯也全被作者本人婉拒。依據新書結尾的〈後記〉,那篇舊作是當年一發表就讓他感到後悔的作品,總覺得不成熟,出手太快。《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雖然是一種對應,卻沒有把舊作的不成熟做一個「正確的解決」。這是新書的創作緣由。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同一故事新舊版本有何異同。首先,舊版是男主角離開異世界就收筆,不像新版有加寫第二、三部,寫出主角年歲漸長之後的遭遇,並讓他在45歲之後回到圍著高牆的城。

新增場景,最重要是現實世界也多出一座圖書館,讓主角中年轉職去當館長。做此安排的舊館長則是沒有影子的人。

這又是村上春樹最擅長的筆法,他的比喻特別複雜,因為其意義會隨著情節變換。影子脫離本體,意象雖然借自安徒生名作〈影子〉,村上春樹卻變出許多畫外之境、絃外之音。

當少女說這裡的「我」是影子,真正的「我」在別處,影子比喻的是痛苦人生。城中男女重逢,她說影子死掉後,黑暗想法也跟著消失,等於是把影子等同於負面情緒的感受力。但是等影子開始規勸主角回到現實,影子就搖身一變,變成理性化身了。

然後第二部出現一位沒有影子的舊館長,他有理性也有悲傷,卻已失去生命,所以這裡的影子只能比喻生命。我們回去想第一部,主角為了追隨所愛到另一世界而不惜割捨影子,不也很像悼亡者悲痛至極哭喊「為什麼不帶著我一起走」時,那種對生命的絕決之情?

新版的少女只是消失,音訊全無,舊版的少女則是死去。舊版的城還有一點很像殉情者生前想像的死後世界,儘管少女不再記得主角,兩人卻依然可以擁抱親吻。到了新版,進城後的主角已沒親親抱抱的需求,少女最常跟他講的一句話是:「不要擔心」。

也就是說,舊版的牆較像是區隔生死兩界,新版則更抽象,較像是照見五蘊皆空的一面牆。

主角以為少女在城外是影子,在城內是本體,但有沒可能是顛倒過來,牆內圍起來的才是影子,本體則在牆外?舊版並沒出現這種質疑,新版則把它放進影子的嘴。新版新增的第二、三部,其實就在印證這個質疑:到頭來,別說影子位處哪一邊不是看牆內牆外,影子與本體之間的分合聚散也不是看有沒穿牆。

這是新舊版之間的最大差異:舊版僅止於悼亡,新版則寫出主角在跌入創傷的洞穴後是如何爬出。發展為長篇的《城與不確定的牆》已不止是愛情故事,也是成長小說。

許多人解釋村上春樹風靡西方的現象,常指出他營造的世界很不日本。的確,他的角色總在讀西洋文學,總在聽西洋音樂,最常吃的食物是義大利麵與沙拉。但光這些並不足以解釋他在西方的受歡迎。提到西方飲食與文藝的小說,西方作家寫的要多少有多少。西方讀者喜愛村上春樹,是因為他們讀到某種西方作家寫不出來的東西。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那是一種非常東方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以《城與不確定的牆》為例,它寫主角如何放下我執,達到自在。我執與自在,都是非常東方的概念。書中的靈異也毫不驚悚,呈現的就是人鬼同歸、生死同源的一片祥和,對於習慣愛倫坡、史蒂芬金那種鬼故事的西方讀者來說絕對是一新耳目。

當然是其他東方作家可能也有類似思想,卻沒想到要像村上春樹那樣,借用大量西方類型小說的筆法把這些思想轉成易讀的故事,並穿插大量的象徵與比喻。這是村上春樹厲害的地方。(書評由時報出版授權;編輯:簡莉庭)1140106

城與不確定的牆
城與不確定的牆
  • 作者|村上春樹
  • 譯者|賴明珠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4/11/23
村上春樹去年4月13日推出睽違6年的長篇小說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一如以往,新書發售日凌晨總有大批書迷排隊搶購,急著一睹為快。圖為日本書迷12日凌晨在東京一間書店外排隊。(共同社)
村上春樹去年4月13日推出睽違6年的長篇小說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一如以往,新書發售日凌晨總有大批書迷排隊搶購,急著一睹為快。圖為日本書迷12日凌晨在東京一間書店外排隊。(共同社)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五十嵐大介再續台灣情緣 創作從喜愛的風景開始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