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向金融危機國家撒錢 只是把問題延後
(中央社台北12日電)英媒報導,近年中國向陷入金融危機的國家提供約328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的秘密緊急貸款,但沒有要求借貸國恢復經濟紀律或與債權人尋求債務減免,這只是延後危機爆發及留給其他人解決。
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近年來中國向面臨金融危機的國家提供數百億美元的秘密「緊急貸款」,這些貸款是中國價值8380億美元的「一帶一路」項目的一部分,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工程融資機構,不但成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強大競爭對手,也使世界銀行(World Bank)黯然失色。
報導引述據國際發展研究室AidData的數據,自2017年起3個接受中國援助貸款最多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阿根廷,總共獲得328.3億美元。
AidData又表示,其他從中國國家機構獲得援助貸款的國家,包括肯亞、委內瑞拉、厄瓜多、安哥拉、寮國、蘇利南、白俄羅斯、埃及、蒙古和烏克蘭,但沒有提供有關這些國家的詳細訊息。
AidData執行長派克斯(Bradley Parks)表示,北京試圖通過一起又一起的緊急貸款來維持這些國家生存,但沒有要求借貸國恢復經濟政策紀律或通過與所有主要債權人協調重組來尋求債務減免。
AidData擁有最全面的中國全球融資活動數據庫,數據包含來自300多個中國政府機構和國有實體向165個中低收入國家提供的數千筆貸款。
報導表示,中國在提供借貸上與IMF不同,IMF會向債務國公布其信貸額度、債務減免和重組計劃的細節,但中國很大程度是秘密運作。
分析人士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緊急貸款的目的是防止「一帶一路」項目的基礎設施貸款違約,及防止國家的收支平衡問題演變成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像亞洲國家在1997年和拉丁美洲在1980年代曾經歷的金融風暴。
不過,報導表示,國際貨幣基金在亞洲金融危機後採取的嚴厲措施非常不受歡迎,加劇一些國家持續至今的強烈反對。
報導引述一些評論員表示,中國的援助貸款可能會加劇受債務困擾國家的問題。現任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級經濟學家史特恩(Gabriel Sterne)甚至表示,這些是解決危機的主要障礙,就像斯里蘭卡目前的金融危機顯示了北京的支持有時並不足夠。
史特恩又表示,這令人懷疑各國向中國尋求貸款是想避免向國際貨幣基金求助,因為這需要進行痛苦的改革,但推遲解決問題反而會更痛苦。
派克斯也表示,中國的做法經常「推遲清算的日子」。
派克斯表示,當北京充當最後貸款人並在不需要經濟政策紀律或尋求或與主要債權人協調債務重組的情況下救助陷入財困的主權國時,「實際上是把罐子踢到了後面,讓其他人來解決潛在的還款能力問題」。
報導引述一項對中國金融機構自2017年向「一帶一路」主要參與國巴基斯坦提供的個人貸款的研究顯示,國有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向該國貸款,但條款並不優惠,通常比基準融資成本高出約3%。(編輯:陳沛冰/張淑伶)11109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