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圓點」早已是草間彌生的招牌,但在年幼時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或許也未能想到,這些在她眼中伴隨一生的幻聽幻覺,有朝一日會是現代人所渴望了解的世界,她以藝術造就了一種脫離塵世的烏托邦,也解放了為疾病痛苦的自己。
路上的旅客、朝聖者,在天寒地凍中被雨水打中,伴隨一陣陣歡呼聲,這才發覺不斷落在身上的是皚皚的白雪。大夥兒興奮之餘,街邊小販告訴眾人,這是達蘭薩拉2024年的第一場雪……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菲律賓人每年都會盛大慶祝耶誕節,方式包括參加晨間禮拜、交換禮物以及耶誕夜團圓飯等。長久以來,菲律賓音樂人也譜寫出許多本土耶誕歌曲,廣泛傳唱。
外景節目怎麼做10年?在這10年間可以怎麼翻玩綜藝文化,《綜藝玩很大》將自身定位品牌經營,販售「情感」讓觀眾產生共感,節目就像人生縮影,有笑有淚,靠愛就能克服一切。
漢寶德認為建築不僅是為學院菁英所有,更提倡讓一般大眾也喜歡的「大乘建築觀」,雅俗共賞,讓大家感對建築師創造的情感有共鳴……
從〈春光關不住〉到〈春光閘袂離〉走了超過半世紀,它不是單純為台語文而台語文,而是要更多人記得曾經有一位勇敢的作家,不因自己的力量微小而放棄抵抗暴政,日子再苦,也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下去……
漫威宇宙的超級英雄紅遍全球,其實台灣80年代就有「神龍飛俠」準備打倒怪盜團,台日合製特攝片,陪觀眾拯救全世界。
廟宇曾經是民間文化中心,但隨著時代改變,到大廟口演戲、看戲這件事逐漸退出常民生活。近年幾個指標性的表演團隊試著走出表演場館,回到廟口演出,既演給人看,也演給神看。
表演藝術該如何與社會連結,發揮溝通的功能,百年前的表演形式「落地掃」或許可以是另一種選項。
表演藝術團體與民間藝陣文化合作,共創了獨一無二的「默島進行曲在北港」。廟會與當代表演藝術的交融,是往彼此的方向走去,互相靠近,也互相學習。
王齊麟:「如果不說,我會以為這是在台灣舉辦的比賽。」 李洋:「不知道我最後一場奧運賽事打完,會不會落淚?」
台灣人對越南的困惑很多時候應該都不算問題,只要知道越南的全名叫做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一切大概就能迎刃而解。
愛美是人的天性,就算身負重任,也有讓自己美美的權利,柔和的美感,或許可以讓緊張的氣氛得以抒解,只要不妨礙任務。
一份泛黃的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前身台灣省警備總部交響樂團人事任命文件,看見80年前樂團團員的聘任、敘薪,更可以想見當時台灣社會經濟狀態以及一個交響樂團篳路藍縷的創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