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表演藝術人口成為相對弱勢的困境,有表演團隊另闢戰場,讓演出舞台不是只能在殿堂,也可以在鄉里。說是另闢戰場,其實是回歸表演在傳統社會時期的角色,以過去的民間文化中心廟宇為集合地,走出菁英欣賞的館所象牙塔,讓表團與土地重新連結,讓表演回到人們的日常,走廟拜拜看演出,來一段跟土地一起呼吸的時光。
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舞團以3年時間選定台灣廟口合作,今年在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當天,將舞作《默島進行曲》放在北港朝天宮前作演出,搭著雲林北港迎媽祖遶境,將表演藝術的能量注入儀式裡。
走遍台灣368鄉鎮的國家品牌團隊紙風車劇團結合屏東在地資源,成立了紙風車屏東團,不另外架設舞台,以傳統「落地掃」形式,讓大人小孩,重溫廟口聚會看戲,人親土親的純真年代。
紙風車屏東團已在屏東東港鎮東隆宮與南州鄉溪洲代天府等廟宇或教堂前演出,一邊說唱一邊宣導反詐騙,實際發揮了戲劇關心社會大眾的功能。演員演著:「談戀愛賺大錢」、「匯款78萬可以拿到10張台積電」等詐騙伎倆,還會宣導長輩需要多了解的長照服務,年輕人生育養育補助,看演出也能知道周遭大小事。
跟著這期文化+ 的視角,一起探看表演藝術團體的復古與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