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昇豪2010年和隋棠、朱芯儀在戲劇《犀利人妻》飆戲,一句經典台詞「可是瑞凡(温昇豪角色名),我回不去了」紅遍大街小巷,靠薄情負心漢一角出線,後來又靠《我們與惡的距離》榮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
他說:「我搭上台灣當紅偶像劇時期的末班車,我覺得我是被這個產業有庇蔭到的人,現在我有影響力,我想要替戲劇娛樂產業做一點事」,於是温昇豪跳脫演員身份,扛起一齣戲劇的成敗,挑戰「監製」角色。
温昇豪闖蕩演藝圈逾20年,當過模特兒、主持過節目、拍過MV,最後在「演員」這個身份把自己發揮到最大值,有感台劇的沒落,温昇豪坦言自己有一種使命感,「既然我從這個產業得到東西,那我是不是能夠反饋一些東西」,種下當監製的種子後,温昇豪付諸行動想讓種子發芽,自己拿錢、找人投資,找人拍戲,想把台劇再推上國際。
「我在這個行業20幾年,我很想要從頭到尾去摸索一段,我才能夠徹底了解這個產業」,温昇豪用熱切的眼神說著,但投入後才發現很多想法是跟預期不一樣的,「實際進廚房之後,才發現廚房很髒、很熱」,這是他籌備最新劇集《整形過後》得到的感觸。
温昇豪説:「演員在整個行業裡面,算是最末端的、被選擇的」。但是當你從乙方變到甲方的時候,同樣也需要「妥協」和「被選擇」,最需要調整的是心態,這是你在當演員完全不知道的事。
温昇豪舉例,心中有夢幻演出名單,但不是名單裡的所有人都可以配合,「變成是有時候要去祈求,你要去拜託別人,我可能會面臨被拒絕的風險,還有我面子拉不拉得下來」,然而這還是成就一部戲劇中最小的部分,後續還有投資金額和露出平台等種種的挑戰。
温昇豪當監製,因為當過演員,他知道劇組拍戲的流程,「我比較能夠站在他們角度去想,你可以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我盡量去符合他們的需求,可是這個過程當中,我還要對投資方負責」,周旋劇組和投資方這之間,讓温昇豪學會,「不是可以完全按照我的自由意志可以貫徹的,你必須要比在當演員的時候更八面玲瓏」。
面對投資方,温昇豪用現實的財務報表來教育「出錢的乾爹」,娛樂產業包羅萬象,它的獲利、毛利不是那麼的精準,所有的事情變數太大了,「與其編列出華麗的報表,我從頭到尾跟他們說,我們這部戲可能會讓各位虧錢」,當然投資方就說:「既然是虧錢為什麼要做?」温昇豪坦言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投資方往往看到光鮮亮麗的那一面,「你們看到這部戲大中的時候,你沒看到後面一百部戲其實是垮掉的,大家往往只記得火紅的那幾部戲,但其實我演的10部戲裡面,可能只有中2部或3部,有7、8部都是沒有聲音的,只看到可以獲利的部分」,温昇豪直言這環節最辛苦、困難。
温昇豪躍躍欲試當監製,坦言一開始相當樂觀,沒料到從劇本發想到預算就花了3年,「股東們會說,1個項目花3年多,還可能不會獲利,投資報酬率太低了」,但温昇豪在「看不到未來」的困境找到出路。
温昇豪擬出精準的財務報表,也就是最現實的錢坑問題,「以我們現在的製作預算,在台灣是沒辦法回收,所以我們只能往海外,把戲劇賣到海外」,但温昇豪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達成,他只能賭,甚至苦笑說:「我也是投資方,我的風險不會亞於他們,我沒有比他們少花一毛錢」。
憑藉著份熱情,温昇豪尋覓志同道合的人,「我只有這個願景,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上船,如果你們願意跟我上這艘船的話,我們就共同成為一個榮譽」。
温昇豪在演藝圈中轉換身份,仍會盡力維持在媒體上的熱度,不會放棄「演員」身份,但他目前慢慢把重心移到製作娛樂產業上面,「我不知道我這個熱情能維持多久?我前面有很多前車之鑑,有人傾家蕩產,但有人得名又得利,我不知道我是屬於什麼」。
製作的新戲《整形過後》將在明年推出,温昇豪坦言現在已經換掉「演員思維」備戰,開始投入戲劇的後製階段,緊接著還得跟國際串流平台談合作,「不管最後有沒有名利,我覺得在業界我可能得到一個好名聲,我的熱情有可能被市場消磨掉,但我是一個愛編織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