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那股來自台灣的古典樂音黑潮

過往那種因著自己沒有歐美宗教文化藝術脈絡,台灣的交響樂團如何演繹好歐洲古典音樂的疑慮,已經被長期精湛的訓練所建立起來的自信與熱情,吹到煙消雲散。
2024/4/21
文:文化+雙週報編輯小組

如何用西方熟悉的交響樂形式,行走國際,用樂音訴說台灣的土地風景,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是誰」,這是台灣交響樂團發展到現在的使命:在此同時,台灣的交響樂團也要能成熟到接受國際樂壇檢視,在演奏歐美樂團比如德國曲目或法國曲目時,得讓當地樂或樂評有所觸動。

事實證明,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力道越深,台灣的交響樂團出訪就獲得更大的重視。

從14年前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台灣人慷慨解囊,陪伴日本走過重建之路開始;2020年新冠疫情,台灣的防護機制表現讓全球刮目相看,成為在疫情中仍能持續前進的少數國家;台灣的台積電生產的晶片,成為左右世界經濟命脈的致命關鍵;再加上近年國際情勢轉變,台灣在地緣政治裡扮演的角色相形重要,這都讓全世界對台灣肯定之際,也產生了高度好奇心,台灣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些不可能的任務?

小提琴家黃俊文(左起)、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與代理首席鄧皓敦在歐巡後台分享音樂心得。(圖片提供:NSO國家交響樂團,攝影鄭達敬)

而台灣的交響樂團在近半年內,用他們多年的積累,細膩的選曲、多年調校的音色與樂團對於古典音樂的態度,表現了台灣的文化底蘊,其中以公法人身分出訪的NSO國家交響樂團贊助、自籌加上公部門運算,展開第三度歐洲巡迴,帶去客家文化的創作之外,也用西方的古典樂標準征服漢堡易北愛樂廳、蘇黎世音樂聽到巴黎香榭麗舍劇院,全場爆滿觀眾不說,都還是西方面孔的觀眾起立鼓掌,那麼榮耀的一刻,已然出現。

也不要忘記,在NSO國家交響樂團羽翼未豐之前,由已故芝加哥交響樂團副指揮亨利‧梅哲率領的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早已在1990年前後黃金10年,帶著台北愛樂出訪奧地利、德國、法國、芬蘭甚至愛沙尼亞等國家演出,那是台灣近30年來最早的「台灣之音」。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排練室前長廊都有已故音樂總監亨利‧梅哲指揮身影。(攝影:徐肇昌)

梅哲過世之後,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沒有被擊垮,面對類公部門交響樂團成長快速之際,台北愛樂管弦樂團積極發揮一個交響樂團的影響力,去年年底受邀參加韓國大韓民國音樂節,為音樂節做壓軸演出;今年更在311大地震屆滿14年之時走訪日本,前進福島,以樂音參與國際社會,用音樂分享台灣大愛。


過往那種因著自己沒有歐美的文化脈絡,如何演繹好歐洲古典音樂的疑慮,已經被長久的訓練所建立起來的自信吹散,樂團不分官方或民間,都用自己擅長的古典音樂演出跟世界交朋友,他們透過世界熟悉的交響樂語言,用樂音說出一個個,屬於台灣的故事。

主題照:NSO國家交響樂團完成歐洲巡演,創下票房滿座紀錄,引發熱烈迴響。(圖片提供:NSO國家交響樂團,攝影鄭達敬)
172.30.14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