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新竹人小時候都騎貢丸,他們12歲時就會收到一顆貢丸,並將貢丸養大,最後成為終身座騎……這是一位漫畫家的想像,在網路上流傳已久,近期新竹在地刊物《貢丸湯》就邀請這位漫畫家將新竹的早餐、食物化為巨大的怪獸,同時占領這座城市。
這會不會太亂來了?
其實一點都不會,這份已有8年歷史、兩度獲得金鼎獎的刊物,一直都守在新竹市區,與市民一起成長,認識自己的家鄉,從來都不胡鬧。
採訪當天,記者與攝影同仁從台北驅車南下,閃過到竹科上班的車潮,繞過靜悄悄的城隍廟夜市,終於來到傳說中位在一家古老鑰匙店舊址的編輯部。此時太陽高掛,氣溫攝氏35度,夜市商圈店家的門都還掩著,整個城市都還沒醒來。
「哈囉,辛苦你們了!」發行人、8年級生的吳君薇站在門口迎接我們,笑容可掬。要不是門口的店招「見域」兩字提醒我們這是一家雜誌社,其實它更像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理髮店,古樸的氛圍,完全與常民生活融為一體。
原本只是一群清華大學的學生,因為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刊物競賽得獎,意外得到第一桶金,竟展開長達8年的雜誌實驗計畫,以及藉由紙本跟在地居民溝通互動、重新認識家鄉的希望工程。
吳君薇笑說,一開始根本不知道雜誌是怎麼回事,結果每一篇文章都有前言、結論,還有各種論文的格式……
但其實更早的緣起是從學生議會開始,這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在校園裡提出各種倡議,從同志議題到搶救歷史建物的動員,最後是「太陽花運動」。
吳君薇是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的畢業生,學生時代是學生議會的議長。「當時臉書平台方興未艾,不像現在想說什麼好像都要多花錢,以前透過個人社群平台發表你想說的話,真的都會被看見,印證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這句話。」
吳君薇說,2014年底她就和一些比較喜歡探索的同學們成立一個臉書粉絲頁,「我們去拍新竹的一些廢墟、老房子,搭配文字,告訴大家這邊的歷史,在網路上引起滿多共鳴的,最後竟成功搶救了一批老房子。」
吳君薇和夥伴們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例如這裡有許多人來這裡念書、工作,就留在這裡,成為一群島內移民,卻對這個城市完全陌生,「我們發現過去一直欠缺一個好的平台,讓大家去認識這個城市的文化、歷史,甚至一些基礎的吃喝玩樂的資訊都沒有,讓人很容易認為這裡是文化沙漠、美食沙漠。其實是因為缺少好的平台來傳播。」
吳君薇說,當時同學之間有一種熱絡的氣氛,大家都覺得該做一點什麼事,「清大當時有一個清華書院,是一個住宿書院的體制,有一個很大的心精神,希望把不同科系的人放在一起激盪,同一棟宿舍有些共同的課程,讓大家彼此交流,學習不同的專業。」
吳君薇特別提到,當時有一個替代役男連家恩到非洲服務的新聞,讓大家特別感到振奮,有一種「好命的孩子要更懂得付出」的覺悟。「那時我和很多工作夥伴都有意識,可以的話,我們應該用我們所學來幫助這個社會,學校不應該是職業訓練所,或是下一個人生階段的跳板。」
但真正促使大家決定要成立一個和大眾溝通的平台,是因為一個事件。
「我們曾參與一個新竹文資保存的運動,關於新竹市日式監獄宿舍群,那時還演行動劇,設置氣球在上面寫下對老屋的祝福,因為學生們的強力動員,這些老房子被成功保留下來了,但我很清楚意識到,這是因為很密集、高強度動員的結果。」
吳君薇說,有一陣子台灣各地常有老屋自燃或被毀的事發生,明明早已斷水斷電還可以燒得起來,但學生們有的就是熱情,「有一個很棒的狀況是,哪裡有難,八方來援,但我們也是經過那場運動了解到,不能什麼事情都靠這麼高強度的動員,那是一個對身心滿消耗的狀態。」
吳君薇說,從那次運動之後,反而讓大家意識到未來不能各種事情都採取這樣的模式,「我們應該去跟民眾做對話,讓文資保存在生活裡發生。」
「後來我們成立『建域』,創辦《貢丸湯》,希望辦一份很親民的刊物,把許多屬於在地的文化、歷史,不著痕跡的融人生活裡,就是從這次事件得到的啟發。」
吳君薇說自己並不是新竹人,雖然現在戶籍在新竹,對新竹也有一份不太一樣的感情。
「我是在台南出生,高雄成長,生活圈在後火車站一帶,媽媽是老師,爸爸是公務人員,一個普通的家庭。但我從小就發覺自己對文字滿感興趣,小時候星期三上半天課,下課回到家覺得無聊,就拉著小椅子墊腳去拿爸爸媽媽書櫃裡的書來看,像是武俠小說之類的。」
吳君薇說她對文字感興趣的程度,到了讓爸媽覺得奇怪的地步,她不只看書、看雜誌,還看廣告傳單、郵購型錄,而且一看就著迷,要研究很久,「明明沒有什麼特別,我也是一直看。」
「我後來做雜誌,有人問我的『啟蒙』是什麼?我通常會說是《幼獅文藝》,但其實像是一些廣告傳單、郵購雜誌才是我的最愛,這些人為了把這些商品賣出去,他會設計一個情境來拍照,吸引消費者,而且費盡心思。這樣的做法對我而言是潛移默化的,這些打動人心的廣告、型錄,其實真的是站在消費者、讀者的角度在設計、編排。」
吳君薇提到,《貢丸湯》草創的階段有許多寫作工具的興起,募資平台也出現了,讓人強烈感覺到有一群人想要做一些事的企圖,若真有這份心想要去執行,只要能找到一些錢,就能讓這件事情發生,「其實感覺滿不錯的」。
「我們看到幾本刊物,像是《藍鯨》聚焦高雄哈瑪星地區,透過群眾募資來完成。這讓我們知道做這樣的事情,是有他的觀眾群。」
團隊一開始取名為「見域」,是取日本童玩「劍玉」的諧音,「而我們想要做的就是『看見地方』這件事。」
吳君薇說:「我們現在講『地方創生』,很多人覺得習以為常,以為是很普通的概念,有一段時間大家覺得國際化很好,因該要跟隨潮流,學習更進步的觀點,但也有一派人主張愈在地愈國際,我覺得過去很多地方自己沒有發言的權力,沒有發聲的管道,我們就是想讓大家看見地方,包含地方的本質,地方的人說出來的話語。我們帶著這樣的關懷來賦予這份雜誌使命。」
吳君薇說,《貢丸湯》想要談的是常民文化、庶民文化,「過去很多人覺得文化就是要辦活動及展覽才是文化,但我們看到的是更多大家每天一不小心就錯過的事,或每天看久了覺得習以為常的事,但又可以在重要時間給你溫暖的東西。」
可以喝的「貢丸湯」正好符合這樣的意象,「貢丸湯」到處都有,看起來稀鬆平常,可以給異鄉遊子溫暖。「這是當初為這份刊物取名的最大原因。」
為什麼選擇紙本雜誌?
「因為這剛好是可以讓我們這群夥伴所有人的才華、興趣、關懷形成交集的媒介。」
然而大家都不是科班出身,一開始只能土法煉鋼,看其他人的雜誌長什麼樣子,從中去看自己最感興趣的又是什麼,去分析哪些部分吸引自己,作品又想帶給大家什麼體驗,來來回回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階段。
「我們的創刊號其至每一篇文章都有前言、有結論,像是論文一樣的格式都出現在刊物中,但這都是我們學習成長的痕跡,後來看了很多別人的作品,才發現沒人這樣做。」吳君薇大笑。
第一期的主題「歡迎光臨新竹」,想要比較概括性的跟大家分享這個城市的特別,像是族群組成多元,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有許多豐富的文化及飲食。
第一期印1000本,很快就售罄,後來再加印,很快又賣光,「我們就覺得很荒謬!」
吳君薇說,一開始有一些新竹長輩看完就覺得要一口氣買一百本;通路策略也不是放在網路書店或一般書店,而是以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為主,希望各地的人都可以看到。不過因為大家對市場沒概念,獨立書店通常人力有限,款限結清也比較慢,有時忽然收到貨款,會有一種「忽然撿到錢」的感覺,但一開始的確是很好的曝光管道。
吳君薇說:「刊物出來之後,有人很驚訝的告訴我們,原來你們知道這麼多關於新竹的故事,會期待我們用其他的方式來呈現,例如導覽,於是我們辦過為新竹市各國小的校外教學導覽活動,比較著重於文化資產的面向,我們也做過滿多文資、古蹟的委託案,我們會去選擇我們一開始想要傳達的、符合『看見地方』要素的專案來執行。」
吳君薇說,「見域」的組成份子是有態度的,「我們有反抗的觀點,又想要跟大家對話,但那樣的對話不是指導式、上對下的,而是真的想跟別人溝通的對話,我們嘗試開放一定的空間讓讀者、市民去回饋他們的想法,讓我們執行出來的內容更貼近大家所需。」
吳君薇提到《貢丸湯》與民眾溝通的方式,是經常舉辦焦點訪談活動,藉此了解讀者對刊物的意見,同時也藉由這樣的活動形成題目及內容,「像是第18期做了交通相關的議題,我們舉辦一個工作坊,邀請想要關心新竹交通的朋友一起來觀察不同的交通場域的亂像,整理之後成為當期主題的一個篇章。」
此外,團隊也曾曾經跟苗栗的原住民部落共創作品,因為原住民過去並沒有文字,很多都是口傳歷史,或存在歌謠之中,「我們就組織了一個團隊上山去聽他們的故事,採集許多精采的照片跟文字內容,過程中充分跟部落溝通,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也獲得部落朋友的肯定。」
吳君薇強調,她堅持在執行共創合作時,必須要駐地一段足夠的時間,去感受整個地方的紋理,「設計不能只坐在電腦前收別人的檔案,憑空去想著要怎麼把版面排好?其實有很多更細微的元素及感情,必須透過真正在當地生活,才可能得到關鍵的素材及靈感,蒐集回來,再融入設計之中。」
吳君薇表示,《貢丸湯》維持了8年,對一份紙本刊物而言是不容易的,「紙本這件事牽涉到跟你對話的族群。我們一開始就很清楚對話的對象很多是中高年齡層的人,他們對3C掌握度沒那麼高,但和自己有關的事物被報導在刊物上,又會覺得是一項很大的光榮。」
吳君薇提到有一次去吃飯,發現餐廳掛著《貢丸湯》報導的版面內容,而且是輸出放大版,感覺有點震撼!「原來他們期待的是這樣的東西,可見 紙本對他們而言是必要的。」
回首過去8年,《貢丸湯》不只幫助新竹人認識自己的城市,也讓團隊的每一個人更了解新竹,「我們希望在這本刊物中討論常民生活,如何讓常民生活具體展現在刊物中,是我們一直不斷在思考及嘗試的挑戰,也是《貢丸湯》持續存在的動力。」
「我們是一本和市民一起成長的刊物。」吳君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