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〇年代的錄音帶、黑膠唱片、CD,到現在串流平台,中間歷經了網際網路、Napster、iTunes、iPod 與音樂下載的混亂時期。有的人難以割捨實體音樂的美好,但更多人擁抱串流的便利。曾有一時蔚為風潮的研究顯示:「人在30歲左右就會停止發掘新的音樂。」但這匯集全世界全種類音樂於一鍵的平台卻能讓人欲罷不能、盡情探索,你不禁會開始猜想:這如同音樂導師般精準推薦的演算究竟有何魔法?
內容節錄
《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你可能喜歡」:從演算機制、音樂經濟到文化現象,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全剖析》
第3章
比免費更好
串流是如何做到讓人再度願意花錢買音樂
普通的CD買家可能一年會只花二十五到六十美元在音樂上,但CD消費金額遠大於此的買家肯定也有,而且還不在少數。而作為在CD年代領薪水上班的軟體開發人員,我已到達了音樂探索上那個一去不回頭的臨界點,限制我的不再是錢,而是時間了。(只不過錢跟時間多少有些關聯。我「付得起」十五美元一張的CD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一張花了我十五美元買的CD確實會讓人感覺不從頭到尾聽一次對不起自己。)
許多曾整年花一千五百美元在CD上的人,現在也跟原本年花二十五美元的人一樣,用一百二十美元的年費訂了串流。這轉變意味著,要吸引到十五個人從二十五美元進階到一百二十美元,才能彌補一個人從一千五百美元退步到一百二十美元。
但一年會買到一千五百美元的這些異類,究竟有多少人呢?如果他們的稀有程度低於每十五個樂迷才有一個,那麼這對整體經濟就是正向的改變。整體而言,音樂的經濟史是從皇家的贊助過渡到庶民的支持,從宮廷的管弦樂過渡到公開演出、再到錄音作品。從皇親國戚到市井小民之間的差距,基本上是不斷在收縮。
比起串流時代的一舉一動都登記在案,歷史音樂資料簡直模糊到非常荒謬的程度,但如果我們真正的問題是新格式能否比舊模式產生出更多的音樂消費,那麼我們可以去看RIAA,也就是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銷售資料。不考慮通貨膨脹的話,美國「錄製音樂營收」在一九九九年達到大約一百四十六億美元的巔峰,然後崩盤到二〇一五年只剩腰斬的七十億美元,接著靠著串流,在二〇二一年拼回了一百五十億美元。
這樣的回升看似很不錯,但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那一九九九年的一百四十六億元其實相當於二〇二一年的兩百三十七億美元。換句話說,崩盤期間的美國的音樂產值縮水了不是二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二,同時二〇二一年的產業規模其實只相當於一九九一年與二〇〇六年,而不等於巔峰的一九九九年,也可以說相當於一九七七到一九七九年的水準。所以如果你的體感覺得現在的音樂產業比早年不景氣很多,那多半是因為事實確實如此。
但音樂產業確實正在復甦。串流市場花了七年的時間,從二〇一四年的十二億美元成長到二〇二一年的一百一十五億美元(經過通膨調整)。CD市場在一九八五年時的規模是二〇二一年幣值的十億美元,七年後的一九九二年也只成長到一百〇四億美元。付費下載在二〇〇六年時的市場規模是十億美元,七年後的二〇一三年已經從二〇一二年的高峰三十四億元下滑。
所以就歷史上的成長幅度而言,串流略優於CD,而且遠遠把付費下載甩在後頭。串流的訂閱人數有在成長,廣告營收有在成長,同時各家業者也在實驗性地推出各種混合式的營運模式與更高收費的多功能服務方案。CD曾受益於民眾重新購買他們已經擁有黑膠的專輯(下載可能也有稍微吃到過這種重購商機),但串流的厲害就在於它能讓人持續掏錢購買他們已經買過一、兩次(當然更可能是零次)的音樂。姑且不論串流的下個七年是否真能和第一個七年同樣風光,但我們應該能合理期待這件事發生,但純論串流能再成長七年的這個想法,並不會讓人覺得有多麼瘋狂。
而你要是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任何角色,那就代表你參與到了音樂的復甦,也代表你成為了其潛在未來的一分子。只要經濟上負擔得起,那訂閱串流就是很值得你去做的事情。訂閱串流服務可以協助音樂產業再起,而且放眼歷史也是對樂迷而言十分划算之舉。你將再不需要為了扶持音樂市場而年花一千五百美元。你也不再需要先買後聽。你可以想聽,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