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發稿時間:2019/06/28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日常生活的能源革命
作者|周桂田等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11

  冬天來時,大家擔心空汙問題;而今夏天到臨,開始煩惱缺電。臺灣能源的真實狀況究竟為何?我們的能源自給率是多少?各種發電類型占比如何?碳排狀況多嚴重?全球趨勢怎麼走?當空汙已經成為臺灣國人死亡與疾病的十大風險因子之一時,我們還能等嗎?在這幅巨大而複雜的能源圖像中,本書先破除迷思、給公民一堂能源基本知識,再透過由下而上架構出的四個主題、八個先驅者案例,讓大家真實看到未來世界可能的樣子。從日常生活中挽起袖子來實作且持續不斷改變,雖不能保證,但我們或許得以跳脫上層的空轉,透過日常努力,為未來預備一個安全世代。

文章節錄

  當你抬頭,看著遠方的景色似乎被一團迷霧籠罩,亟欲想分清究竟是霧氣,還是這些年來令人聞之色變的「PM2.5」時,該怎麼辦?此刻的你,掏出手機,迅速連上環保署的網站,可能會發現離你最近的測站或許還要幾十公里遠,根本無法確定所在地的情況。轉個念,不用驚慌,打開另外一個網站,你就能看到由全臺數千個「空氣盒子(Airbox)」監測點連上線,即時回報資訊所構成的空氣地圖,你的所在地以及附近地區的空氣品質,瞬間一覽無遺,遠方那片朦朧景色究竟是霧非霧,一查便知。

  臺灣環保署於一九八○年代開始,為了掌握空氣品質與趨勢,並配合當時的《空氣汙染防制法》規定,開始設立空氣品質監測站,並且成立空氣品質監測網。一九九○年代,空氣品質監測站增加到了六十六座,在當時以臺灣的土地面積而言,密度算是相當之高。之後陸陸續續增設,目前總數已經到達了七十七座。儘管有著這些造價上看百萬的監測站,但隨著對空氣品質監測技術的發展,這些測站漸漸地也顯現出它們的不足。

  由於臺灣地形地貌複雜,短短幾十公里的距離就可能因為山勢、海岸線變化或新工業區的設立,而使得大氣條件以及空氣品質有明顯的差異。例如高雄的美濃,當地並無重工業與大型的工廠,但由於座落於中央山脈和玉山山脈支脈交會處的南方,地勢呈現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形(俗稱「畚箕地形」),因此一旦是南風或西南風,就會將高雄市區工廠的空汙帶到美濃,並且持續不散。這類的情形不只限於南部,宜蘭一向給人好山好水的印象,從「紫爆」天數的角度來看,宜蘭跟花蓮、臺東同屬前段班,然而宜蘭的冬山鄉地勢與美濃相仿,是西南高、東北低的畚箕地形,加上當地又有水泥工業聚落以及鄰近的龍德工業區,因此空汙不易散去,又因為距離最近的大型監測站並不在靠近山邊的位置,冬山一帶的居民長期飽受空汙所苦,卻只能看著政府統計的數據搖頭。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空氣汙染的重視,促使民眾更迫切想要隨時瞭解空氣品質的變化。有一群人想著,政府所設立的大型測站雖然儀器精密,卻往往受到數量以及位置的局限,那麼,我們這些一般民眾有沒有可能親自動手來瞭解空氣品質的改變呢?正是這群人,帶動了一波民眾自發加入監測空氣品質的浪潮,而「空氣盒子」,就是這股自發監測浪潮中脫穎而出的公民力量。

●從實驗室長出來的盒子

  中研院資訊所的陳伶志是這波自發空氣品質監測浪潮中十分關鍵的推手之一。二○一三年一開始,他只是在進行資訊所與環境變遷中心合作的研究計畫,計畫的重點最初也並非在空氣汙染本身,而是把重點放在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這些危害性已經明朗的物質上面,研究團隊在此期間不斷研究怎樣的監測設備能夠有最好的效果。

  陳伶志的研究團隊主要領域是參與式感測(Crowdsensing),也就是群眾透過主動的觀察數據來找出其日常生活的問題點,並推動政府單位進行改善。這樣的方式有別於以往民眾只能被動地等待政府或其他大型機構提供數據,而使問題能夠更快速被發覺並確認,也能夠更有效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不僅僅是被動地瞭解目前當地的空氣狀況,也能夠更積極地想得知更大範圍的空氣品質圖像,甚至進一步得以在汙染剛開始產生時,就對其他地區進行預警。而這樣「自己環境自己救」的自主精神,貫徹了後續整個空氣盒子的發展歷程。

  二○一四年,PM2.5的空汙議題逐漸獲得社會關注,加上自己兩歲的孩子因為氣喘而需要頻繁地就醫,擔心氣喘問題會伴著孩子一生的陳伶志,把目光放到PM2.5監測器上面。陳伶志是資訊工程學者,並非空汙監測的專門學者,因此監測器上感應特定物質的感測器必須從市面上尋找,但從一氧化碳到PM2.5,大多數的感測器都沒有辦法維持穩定的品質,而且價格不斐。陳伶志說,「二○一三到二○一五年都在繳學費,就是把市面上的微型感測器都測試了一輪,但大多數都不能用,誤差很大,數據會跳來跳去,並不合適做為大規模環境監測使用,最準確的CO2微型感測器大約幾千元臺幣。」

  終於,陳伶志找到了一款合適的感測器:中國製的G5感測器。1這款感測器在實驗室的測試當中對空汙有反應,並且多個感測器能維持較為一致的感測結果。也在這個感測器的基礎上,一個可以兼具準確性與普及性、可以廣泛應用的「空氣盒子」原型產生了。有了原型之後,便把這個投入參與式感測。當時整個研究團隊雖然盡可能地號召親朋好友加入,最多也只能找到二十幾人投入監測,過少的數據量,完全不足以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與推估,這使得這項充滿願景的計畫一度陷入瓶頸。然而,二○一五年底的一場轉折,讓這個計畫得以重新加足馬力出發。(本文作者/鄭師豪)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