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4年4月
12歲到27歲的Z世代是最擅長使用科技的「數位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被數位電子產品圍繞,但不同國家的Z世代,成長歷程卻普遍感到孤獨,更對未來充滿壓力與焦慮。
全球中央2024年4月

法國只有兩種人:巴黎人和外省人

2024/4/1 09:44(4/1 09: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黃背心運動頗有「由農村包圍城市」的氛圍,甚至成為法國現代抗議象徵。(中央社曾婷瑄)
黃背心運動頗有「由農村包圍城市」的氛圍,甚至成為法國現代抗議象徵。(中央社曾婷瑄)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外省」一詞隱含了巴黎人不自覺流露出的高人一等菁英主義,也可被朋友間用來嘲諷巴黎人的「天龍心態」,但使用上仍須斟酌脈絡與交情。

文/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這名男子一下身穿藍襯衫肩披橘色毛衣,對品牌、藝文、紅酒、咖啡瞭若指掌,信手拈來英文詞彙,高雅言談間有意無意捧高自己;換個畫面,變成穿著皺巴巴格子襯衫的隨性男,熱情卻帶點粗魯輕率,講話大聲、用詞生動又粗俗。

巴黎vs.外省刻板印象 藝術家拍片幽默吐槽

這就是法國幽默藝術家卡斯特依(Maxime Gasteuil)在YouTube上一系列的「巴黎vs.外省」短影片,強化法國人對「巴黎人」及巴黎之外所有「外省人」的刻板印象,每支影片都獲得上萬甚至10多萬觀看與熱議,有人附和,有人跟著「戰南北」。

除了「巴黎」對「外省」的氣質描述外,卡斯特依還拍了許多影片,以幽默諷刺的方式剖析兩者在開車、說話用詞、吃飯等日常生活中的差異,雖有些誇大卻也捕捉精準,獲得好評。一名網友在下方留言:「法國可不是巴黎,外省才是精髓。」

來自外省的卡斯特依受訪時表示,「可以說巴黎人無論何時都想做所有事情,尤其還要守時。在外省,人們生活比較愜意,這是不可否認的」。

但「外省」到底是什麼意思,指的又是哪裡呢?該詞原是指相對於中央權力的地方省分,照理說巴黎所在省分也是其中之一,但如今這個詞已經脫離原意,指巴黎之外的其餘區域。

「外省」一詞隱含了巴黎人有時不自覺流露出的高人一等菁英主義。這個約定成俗的講法也可被朋友間用來嘲諷或互虧巴黎人矯揉造作的「天龍心態」。雖然該詞在口語法文中仍常被習慣性使用,但仍須提醒讀者其背後不能抹滅的「巴黎天龍國」語境,使用上須斟酌脈絡與交情。

法王路易十四集權中央 巴黎躍升歐洲的中心

「巴黎人」在不少作家筆下成了獨特卻不怎麼討喜的原型。法國作家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形容,「上帝創造巴黎人,就是要讓世人完全不懂法國人」;19世紀評論家卡爾(Alphonse Karr)更一針見血地說,「真正的巴黎人不愛巴黎,但他們無法住在其他地方」。

提到巴黎與外省的恩怨情仇,哲學家暨《外省的反撲》一書作者巴杜(Jérôme Batout)指出,法國在17世紀路易十四後走上中央集權之路。法王要求王公貴族遷居至巴黎周邊的凡爾賽宮就近「管理」,財富資源匯聚於此,加上路易十四對外擴張,使得巴黎成為全法、乃至全歐洲的人流、物流與啟蒙思潮中心。

巴黎作為城市確實得天獨厚,它是世界最古老城市之一,4萬年前就有先民定居。西元358年,羅馬人在此建造宮殿,巴黎正式建城,至今仍是全球最大都會區之一。

備受愛戴的16世紀法蘭索瓦一世曾說:「巴黎,它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國。」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1540年造訪法蘭西首都時更升一級,感慨說道「巴黎不是一座城市,它是世界」,可見巴黎的歷史地位確非空穴來風。

巴杜解釋,巴黎與外省的關係不斷更迭。路易十四權力集中,農村的自治權、資源和特色不斷萎縮。然而隨著工業革命發展,巴黎之外的廣袤土地反而成為全國的糧倉、工廠重鎮和經濟命脈。

接著1960年代,世界進入全球貿易,工業產業外移、開放農牧產品進口等,大幅降低了巴黎對外省的依賴,鄉村人口也大量外流。1980年代法國開啟「去中央化」,逐漸有愈來愈多人返鄉深耕,盼重拾外省生機。

「由農村包圍城市」 黃背心揭法國城鄉矛盾

然而,近年來兩重大歷史事件再度改變巴黎與外省的關係。第一是黃背心運動,2018年蔓延全國的運動是因全國駕駛、職業司機不滿調升燃油稅而起的社會動盪,氣勢凶猛,劍指巴黎,頗有「由農村包圍城市」的氛圍。

身著黃背心的「地方司機」包圍各城鎮圓環、公路閘道,餘波至今仍未散,甚至成為法國現代抗議象徵。地方話語權驟升,法國政府最後不得不正視訴求,放棄調漲。

第二,是因COVID-19疫情法國三度封城,為了不被關在狹小的巴黎公寓,巴黎人大舉「逃難」,紛紛躲到外省的度假居所或親戚空房。

當地住民將巴黎人的到來形容為「入侵」,擔心他們「帶來病毒」,更不滿巴黎年輕人把避難當旅行,不僅搶光超市庫存,還整晚開趴、不遵守疫情規範。社群媒體湧進抗議言論,要巴黎人「滾回去」、「去其他地方度假」。

所幸對立是一時的,面對病毒這個共同敵人,緊張氣氛很快就得以緩解。《世界報》(Le Monde)寫到,「在湧入尖峰過後,保持距離且寧靜的共同生活逐漸建立,重返理性與平靜」。

即使沿用已久的「外省」一詞並不算嚴重歧視,但仍帶有隱藏的偏見與優越感,不少人因此呼籲停止使用「外省」與「外省人」,並以較少負面刻板印象,且隱含不同地區多元和豐沛意涵的「地區」一詞代替。

尤其到巴黎之外的地區,更要避免使用感覺強調巴黎與他者對立的「外省」一詞。不將各地民眾一概而論,打開心胸尊重各區不同的風土(terroir),包准你在哪都能如魚得水地融入當地。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日本關東關西大不同 連罵人都有文化衝擊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