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震撼歐洲 德國汽車大老反向取經
面對中國汽車工業崛起,過去在燃油車時代領先的德國車廠已錯過第一波機會,再也沒有落後的本錢,乾脆與中國車廠合作研發電動車。
文/林育立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去年9 月,歐洲最大車展「慕尼黑車展」(I A AMOBILITY)中國車廠來勢洶洶,比亞迪、小鵬等品牌在會場颳起一股旋風。這些車外觀與德國車幾乎沒有差別,內裝以多媒體視聽設備見長,試駕過的人公認穩定度與德國汽車不相上下。不少專家想起當年日本、韓國相繼征服歐美的景象,媒體對中國汽車工業充滿溢美之詞,還有德國大報稱這一屆車展是汽車工業的轉捩點。
中國電動車來勢洶洶 慕尼黑車展上搶盡風頭
由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每兩年主辦一次的慕尼黑車展,公認是各大車廠展現新科技、產品和理念的重要平台。在會場上,法國雷諾汽車(Renault)執行長德梅奧(Luca de Meo)坦承「中國汽車領先我們一代」,可見隨著全球汽車工業進入電動化時代,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讓傳統車廠備感壓力。
中國電動車自主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是來自深圳的比亞迪。比亞迪去年第一季首次超越福斯(Volkswagen,中國稱大眾汽車),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總銷售量也有機會勝過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龍頭電動車製造商。福斯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西方汽車大廠,稱霸中國近40年,拱手將王座讓給比亞迪,反映德國車和中國車在中國市場此消彼長的趨勢。
在慕尼黑展場上,比亞迪展示的高級房車「海豹」(Seal)和低價位的「海豚」(Dolphin)等車款吸引眾人目光,向來低調的創辦人王傳福也首度現身,表達比亞迪進軍歐洲市場的決心。
直搗汽車工業核心 比亞迪、上汽赴歐設廠王傳福強調,比亞迪有9萬多名工程師,每天平均申請19件專利,凸顯中國第一汽車品牌在科技、規模和成本的優勢。他也首次證實,將成立歐洲第一座生產基地,「把比亞迪打造成歐洲的在地品牌」。
繼特斯拉在柏林近郊成立歐洲第一座車廠後,又一次有外國大廠摩拳擦掌,準備在歐洲攻城掠地,直搗汽車工業核心。比亞迪在歐洲深耕,等於正面向福斯和歐寶(Opel)宣戰,最終目標是成為普及大眾的國民車品牌。
目前比亞迪積極建立銷售網,2024年「海鷗」(Seagull)、「海豚」等中低價位車款可望在歐洲開賣,未來旗下的豪華車品牌「騰勢」(Denza)也可能登陸歐洲。比亞迪在歐洲的布局比其他中國品牌都早,總部位於慕尼黑的Sixt租車公司已向比亞迪下單,2028年前將引進10萬輛電動車。
福斯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上海汽車集團(SAIC),2007年接手的英國品牌MG,近年在歐洲銷售情況頗佳,也準備在歐洲成立生產基地。歐盟正醞釀對從中國進口的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未來可能徵收高關稅,中國車廠在歐洲生產還可趁機避稅。
德車企反向取經挽頹勢 勝負仍在未定之天
面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過去在燃油車時代領先的德國汽車工業沒有選擇,只能正面迎接挑戰。根據專精專利權的德國冠科律師事務所(Grünecker)報告,福斯、B M W、賓士(Mercedes-Benz)等德國五大汽車品牌,2022年在中國提出近2,000件專利申請,數量是2018年的兩倍多。
該事務所律師科赫(Jens Koch)分析,中國在鋰電池科技領先,相較之下德國擅長的是連結電池和汽車的技術、充電和溫度管理、馬達、固態電池。德國汽車工業握有關鍵技術的專利,還在中國設立大型研發中心,未來誰能勝出還很難說。
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德國車廠固守過去成功經驗,錯過了第一波機會,再也沒有落後的本錢,乾脆與中國車廠合作研發。去年7月,福斯宣布與小鵬結盟,利用小鵬的平台開發新車,第一款搭載福斯品牌的電動車預計2026年上市;福斯集團旗下的奧迪(Audi)也宣布與上汽集團合作研發。
這家歐洲最大車廠與中國車廠合作研發,具有劃時代意義。過去西方車廠進入中國,與中國車廠成立合資企業,中方主要負責組裝,引擎和傳動系統等關鍵技術仍握在西方企業手中。如今中國在電池和數位整合領先,福斯此舉等於改變過去數十年來的策略,反過來向中國學習。
德國知名汽車工業專家杜登霍夫爾(Ferdinand Dudenhoeffer)分析,小鵬被視為中國的特斯拉,能在軟體幫助福斯,這點對福斯非常重要,沒有中國技術,福斯在中國的市占率將持續流失。
中製電動車橫掃歐洲 純中國品牌信心仍不足
回到歐洲,中國製的電動車早已深入大街小巷。雷諾汽車在羅馬尼亞的子品牌達契亞(Dacia)以價廉物美聞名,小型休旅車Spring尤其在法國大賣,事實上該車款是由武漢的東風汽車生產。特斯拉最賣的Model3來自上海廠;賓士旗下的迷你休旅車smart #1由吉利汽車西安廠製造;BMW的純電動車iX3來自旗下的瀋陽廠。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在當地生產和銷售相對容易達到量產所需的規模,中國的人力成本和能源價格也比歐洲便宜。目前看來,中國製電動車橫掃歐洲大勢已定,但純中國品牌離歐洲消費者仍有一段距離,中國汽車工業想複製日、韓的成功經驗,顯然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