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爾薩斯採葡萄 法國酒鄉難忘香甜滋味
剪葡萄,何難之有?我這般癡愚的想法,在親手剪下數串莉絲琳後開始清醒。葡萄串在葉片遮蔽下,新手如我得探頭探腦仔細翻找,生怕視線遮擋下錯剪手指。
文、攝影/王化裕 (旅遊作家)
讓我魂牽夢縈的亞爾薩斯(Alsace),那片翠綠的葡萄園如今安好?「今年因為酷熱,採收季會提早,可能9月初就要開始採葡萄啦!加上7月中旬下了大冰雹,很多葡萄受損,會開始腐爛,所以也要盡快採收,真的很慘的一年!」聽波恩酒莊(Domaine BOHN)女主人瑪琳達在LINE那頭這麼說,我的心著實揪了一下。
原本想趁著國門重啟,規劃9月底、10月初來趟東北法酒鄉採葡萄之旅,眼看是趕不上時節了,只聽瑪琳達寬慰道:「也可以來看看釀酒嘛,今年還有兩位打工度假的台灣女生,要來我家打工採葡萄呢!」
亞爾薩斯位於法國東北部,由於地處德法交界,這兒的建築、方言、飲食、風俗習慣、栽種葡萄品種以至於葡萄酒釀造方式,都揉雜了德式風情。當地盛產白葡萄酒,其中葡萄品種又以莉絲琳(Reisling)最為知名,號稱「亞爾薩斯白酒之王」。它耐寒的特性,能適應亞爾薩斯這處全法國緯度最北的葡萄產區,喜歡生長在陡峭山坡,還愛在古老頁岩層、火山岩中扎根,讓酒評家對莉絲琳除了擁有清新果香的印象,還多了一份獨特的礦石風味。
回到疫情前的2019年10月,我曾踏上全亞爾薩斯公認最好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的海斯菲爾德(Reichsfeld),在擁有300年歷史的波恩酒莊,跟著主人Ben品酒、看釀酒過程,也拿起剪子、提著水桶,一同到葡萄園體驗採葡萄。當那些關於莉絲琳葡萄的傳說化為現實擺在眼前,我才明白所謂的「陡峭山坡」是怎麼一回事!
在動輒50度的斜坡上下走動,對主人家聘請來採收葡萄的工人來說似乎是家常便飯,瞧瞧身手,一剪一串、眼明手快,完全看不出難度,更讓人容易忽略了那些滿頭花白的身影,多已是60歲以上的爺字輩。早上8點出發,下午6點收工,除了中午用餐時間,就這麼剪上一整天也不喊累,如果你身歷其境,還能聽見他們愉快地哼著家鄉民謠哩!
剪葡萄,有手就行,何難之有?我這般癡愚的想法,在親手剪下數串莉絲琳後開始清醒。首先,葡萄串不只生在明處,也長於暗處,在多而茂密的葡萄葉遮蔽下,新手如我得探頭探腦仔細翻找,生怕視線遮擋下錯剪手指;老手卻早已順藤摸果、手到擒來,速度高下立判。
再者,採收的品質也是重點,要知道葡萄是果實,果實是會發霉的,但葡萄酒世界的奧妙之處,在於黴菌也有好壞之分。瑪琳達告訴我,長了壞黴菌的葡萄偏橘色,聞起來嗆鼻帶腐爛氣息;長了好的貴腐黴(Botrytis Cinerea)的葡萄顏色呈深紫色,從口感到外觀就像一粒粒葡萄乾似的,甜度甚至可達驚人的20度以上!(一般釀酒葡萄可採收時約13度以上)釀造的貴腐酒更被視為精品。因此採收工的經驗對於葡萄品質的影響至關重要,這也是波恩酒莊數百年來始終以人工採摘、屏除機器採收的堅持。
東方哲學講的「天時、地利、人和」,在亞爾薩斯的酒莊也同樣受用。
身為舊世界葡萄酒的龍頭,法國葡萄酒之所以能傲視全球,在於它對風土條件(Terroir)的講究,而彰顯風土的方法,在於「關心但不打擾」,我也是置身酒莊、與主人家閒聊才知道。比起新世界葡萄酒總用人為方式控制澆水、施肥,產出年年品質穩定、宛如芭比娃娃般精美的成品;強調風土條件的法國葡萄產區卻不可使用人工澆灌,生長全憑當年陽光、雨水多寡,自然成長。什麼葡萄酒產區,能種什麼葡萄品種?更有不可踰越的嚴格規定。這也是喝法國葡萄酒特別重視「年分」的原因,難怪戲劇擺闊,總愛點瓶「82年的Lafite」了。
雨多雨少、雨大雨小、降得巧或不巧,對葡萄收成而言都是變數。葡萄採收季正值夏秋交替,氣候晴雨不定,我在葡萄園的那幾日,就淋過不知多少陣雨。瑪琳達說,若雨勢小,還能繼續採摘,但降雨太大便得暫停採收,一方面下雨天會增加工人採收的辛勞,二方面葡萄短時間吸收了過多水分,將導致甜度下降最多兩到三度;摻入採收桶中、附著葡萄上的雨水,都將影響釀酒品質,稱之為酒農天敵也不為過。
等蒐集了數桶葡萄後,Ben將一次載往酒窖榨汁,如果趁機器運轉前仔細聽,還能聽見空間中微響著咕都咕都的氣泡聲,那是已裝桶的葡萄汁正在發酵、產生二氧化碳的最美樂章。
沒吃過釀酒葡萄?總有聽過日本的麝香葡萄吧!如果覺得麝香葡萄香甜,那釀酒葡萄的香氣、甜度絕對更勝一籌。大方的酒莊主人,從不介意工人在採摘過程中吃幾串打打牙祭,整個採收季下來,胖個兩三公斤也是家常便飯。
我這偽打工仔嘗了莉絲琳、灰皮諾、黑皮諾等不同品種葡萄,雖說酸度、香度、甜度各有所長,但整體而言都超越了我對葡萄的既有印象。記憶最深刻的,是一種名為藍色慕斯卡(Muscat,也譯作麝香葡萄)的品種,入口咬下,香氣伴隨兒時記憶瞬間迸發,啊!原來那款口香糖想模仿的,就是這種葡萄滋味啊!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