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國家養 瑞典獨立人格從小形塑
瑞典人從小教育強調最大化國家對個人影響,減少個人對家庭的依賴,因此瑞典幾乎沒有媽寶。但獨立至上的文化,也讓許多瑞典人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敢向父母求助。
文/黃齡儀 (旅居斯德哥爾摩)
有個瑞典朋友在旅居國外後回國找工作,期間暫居自己家中,他的父母開玩笑說,必須收每日食宿費。但這不是個案,周邊朋友也有類似案例,在暫居父母家期間給付食宿費。也許聽起來過於無情,但是成年人不與父母同住,必須獨立、對自己生活負責,是瑞典人生活的常態。
瑞典人不依賴家庭的原因何在?除了西方個人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外,社會主義也支持和鼓勵了個人主義。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認為必須要降低家庭對個人的影響,並將個人交由國家養育。個人不仰賴家庭,而是仰賴國家所提供的資源。從搖籃到墳墓,國家一連串的政策在於減低個人對家庭的依賴,透過國家來撫養。
當整個社會意識形態如此,對於依賴者常有負面標籤,例如瑞典人視與父母同住且無法對自己生活負責的人為「失敗者」,社會、同儕的影響使得瑞典成為獨立精神至上的國家。
給寶寶實驗的機會 獨立精神從小學起
瑞典人撫養寶寶沒有過多的擔心與保護。從寶寶一出生,孩童照護中心(Barnavårdscentral, BVC)即接手寶寶的健康與生活大小事。護理人員會在每次規定拜訪的時間對父母衛教,而衛教的內容也提示了獨立精神的重要性。
記得有一次筆者詢問如何幫助寶寶學習站立,是否需要一些防撞的保護機制?護理人員回答,在木地板上就可以了,如果寶寶跌倒,是不會有危險的,他們必須從實驗中學習,如果不給他們實驗的機會,他們是不會學習的。那麼關於吃呢?護理人員說,不需要常常餵食寶寶,如果寶寶非常餓就會吃,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寶寶獨立學習。
一般的瑞典父母也採這種順其自然、讓孩子實驗的態度。筆者的鄰居育有兩個四歲和一歲的小男孩,常常看到小男孩頭上和身上貼著OK繃,他們讓小男孩自由爬行和玩樂,沒有過多干預。對他們來說,父母學著放手,才能讓小朋友獨立學習。
讓寶寶擁有獨立的房間是另一項培養孩子獨立精神的方法。許多瑞典父母在寶寶一歲或更早時,即將寶寶移往獨立的嬰兒房,將大人和小朋友的空間分隔開來,慢慢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
瑞典的寶寶在一歲就可以開始上幼兒園,政策的用意除了幫助母親返回職場,使得婦女不必依賴家庭為經濟來源,也不需依賴祖父母來照顧孫子女。對於幼兒來說,也提早參與社交生活,學習獨立。幼兒園提供溫柔的「緩衝時間」,讓父母共同參與一段時間後,待幼兒漸漸習慣新環境後,漸漸放手離開。
學習對自己負責 大學開始財務自主
此外,政府為了鼓勵青少年就學並學習自主財務管理,高中生享有就學零用金。高中畢業後,青少年往往會搬出去不與家人住,此時,住房費與生活費由自己負責。大部分的大學生還會去辦理政府提供的學貸,除了利率低約僅0.16%,貸款每月的還債成本低,不超過收入的5%,且還債期限長達25年。若滿50歲後,還款上限為收入的7%,68歲後若還有負債,則完全沖銷。
政策設計的目的是讓人人皆有平等的機會可以上大學,減少家庭經濟因素對教育的影響,且學生不需要仰賴父母,提早學會對自己生活負責。雖然在瑞典讀大學不需學費,但約有85%的瑞典大學生都會辦理貸款以應付日常支出。
相較於台灣的大學生大多在高中畢業後即就讀大學,許多瑞典大學生則有工作經驗或出國打工後再返回學校,因此年紀較大,且多兼職工作。筆者曾在搭機時遇過擔任空服人員的學生,她告訴筆者,為了支付自己的生活費,她80%的時間工作,20%的時間上課。瑞典大學生認為必須學會對自己負責,而搬出去租房及打工是對自己負責的象徵。
瑞典人從小到大的教育,都強調最大化國家對個人影響、最小化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減少個人對家庭的依賴,因此,在瑞典幾乎沒有媽寶。但許多瑞典人遇到困難時或遇上付不起租金等經濟問題時,也不敢向父母尋求幫助。在華人傳統重視家庭價值的眼裡看來,家庭連帶稍嫌薄弱、人情淡薄,也許是另一種文化衝擊了。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