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8年6月
21世紀的美中較勁,不在於兵戎相向,兩國在科技領域的競逐暗潮洶湧,正在打一場沒有煙硝但異常激烈的戰爭。
全球中央2018年6月

台生留學年齡降 國家選擇趨多元

2018/6/14 09:1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學生對於留學國家的選擇日趨「多元」和「分散」,不再以單一國家為大宗,到美國留學的比例雖已下降,但仍穩坐龍頭,英國被澳大利亞、日本趕過,而加拿大則有小幅成長;至於留學年齡層則有下降趨勢。

文、攝影/陳至中 (中央社記者)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青年留學海外人數近五年呈現穩定上升,而留學的國家選擇則日趨多元。另外,留學年齡層有下降趨勢,高中應屆畢業生出國的人數越來越多。

教育部統計,2012年台灣辦理留學簽證人數為2萬8,798人, 其中超過半數(52.8%)去美國, 其次是英國(11.7%)、澳大利亞(11.1%)、日本(9.8%)、加拿大(2.9%)。

到了2016年,辦理留學簽證人數成長為3萬9,853人,但留學國家變化大,美國雖然仍居第一,但比例已下降至36%, 英國(8 .2%)則被澳大利亞(16.3%)、日本(12.7%)趕過, 加拿大(5.7%)也有小幅成長。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司長畢祖安分析,台灣留學生對於國家的選擇日趨「多元」和「分散」,不再以單一國家為大宗。其中有受到各國政策影響,例如英國簽證法規改變,原本畢業後有兩年的尋職時間,修法後緊縮為四個月,加上英國物價始終居高不下,影響台灣學生赴英留學的意願。

澳大利亞則是將國際教育服務視為重要政策,目前產值已趕上國家的第三大出口產業,創造13萬工作機會;日本則是占有地理優勢,且文化影響台灣深遠, 近年又有「日台友好」的效應, 增加台灣學子的意願。

台灣留學人數雖有成長,但鄰近的中國大陸、韓國更是飛躍性的成長。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訊,2016年中國大陸留學海外人數已達79萬人,韓國也有10 萬人。

畢祖安指出,大陸自從開放留學後,人數不是「幾成」、「幾成」的成長,而是「翻倍」地成長。據他所知,澳洲主要大學的國際生,將近一半都來自中國大陸,引起當地政府的關注。

他表示,海外大學一直處於矛盾心理,一方面需靠中國學生增加國際生人數,一方面又希望維持多元性。他觀察到各國已陸續檢討政策,例如過去美國的獎學金對中國學生有利,近年發現中國學生經濟條件不見得較差,也有調整的趨勢。

畢祖安說,國際人才流動、競爭是未來趨勢,各國教育單位都致力提升青年學子的國際經驗,例如美國出國留學的學生僅占3%,政府喊出「倍增」計畫,希望增加到6%。台灣目前大專學生僅約5%有海外經驗(包括長短期留遊學、海外實習、壯遊等),希望能在三年內達到10%。

教育部於2016年提出「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著重培養年輕一輩的「全球移動力」和「就業力」等關鍵能力,具體策略包括強化外語學習,推動國際證照認可、擴大海外見習等。

畢祖安提到,其中一大策略是「在地國際化」,讓學生在台灣求學時,就能接觸到國際學生、體驗國外文化,增加赴海外求學、圓夢的動機。

過去政府設立公費留考制度,主要是為國內產業培養人才,因此設立有「返國義務」,即要求領取公費赴海外留學的青年,必須回台灣服務。然而隨著全球化的變遷,這項規定逐漸不合時宜,經常遭到留學生批評。

畢祖安表示,近年教育部提倡「人才海外布局」觀念,逐漸放寬公費留考的「返國義務」,現在畢業後在前500大企業或知名大學、專業領域實驗室任職,最多可延長至15年再返國,且條件是盡量「從寬認定」。

另外,公費留考近年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於2017年起增加赴「新南向國家」受獎生。選送大專學生出國研修、實習的「學海築夢」計畫,前往新南向國家的名額占一半,每年預計選送1,266人。

除了大專畢業生是留學主力,近年也越來越多高中畢業生選擇就讀海外大學,其中又以公立傳統名校相對積極。根據教育部統計,2012年赴海外的高中應屆畢業生為858人,占全體人數的0.34%,2016年則成長為1,478人,占0.63%。

媒體近來積極報導上述趨勢,並擔心人才外流、國內大專競爭力下降。畢祖安則認為,年輕人外語能力變強、接觸國際事務的年齡也越來越早,只要家庭條件許可,早一點出國圓留學夢,也不是什麼壞事。

畢祖安認為,台灣人應把心胸放大,「有人移動出去,就有人移動進來」。台灣的人才不見得一定要為台灣所用,而是「育國際人才」。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開幕慶,《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香港金融重鎮 商科成留學大熱門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