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時尚人才 日本變化看得見
進入18歲人口減少期,「2018年問題」即將到來,服飾學校也隨之調整路線,如新設學科或是重新檢討課程內容,於是在服飾銷路不佳的時代,流行時尚的教育現場也開始能看見變化。
文、圖/朝日新聞
東京都澀谷區,服飾專門學校「文化服裝學院」坐落其中,西新宿街區高樓大廈林立,教室裡的學生們正努力完成製作外套的課題。成衣技術科三年級的21歲磯貝洋輝,過去曾就讀造型師學科,但因覺得「就算以後不從事服飾製作,通曉製作方式也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而轉科;明年春天起,他將開始打版師的工作。
文化服裝學院過去持續培養出如高田賢三、山本耀司等世界級知名設計師,校長相原幸子表示,「過去大部分學生因想成為設計師而入學。最近由於職業多樣化,漸漸轉為『想從事與時尚相關的工作』。」
為因應需求,文化服裝學院除有培育採購或販賣人員、以及時尚總監的學科外,2014年新設「國際時尚經營企劃」科,目標讓學生從事服飾製造廠的事務職,畢業可獲等同大學畢業的「高度專門士」學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學校基本調查,去年全國服飾、家政相關專門學校的學生數有1萬8,271人,10年內已減少約四成。
如此背景下,文化服裝學院來自亞洲等地的留學生卻不斷增加─近幾年,每年約有250名留學生入學;除了國外主流的立體剪裁,還能學習平面剪裁,留學生也被日本細膩獨特的表現手法吸引。2006年,為傳授進階內容開設的「文化FASHION大學研究所」,留學生中有八成來自中國。
日本的服飾學校重視西洋裁縫基礎,傾向教導「從設計到縫製的全套製作」過程。相原校長說:「服裝不只有設計感,機能性也很重要。我覺得要當設計師的人,自己必須會做衣服才行。」
位於東京都品川區的「杉野學園」理事長中村賢二郎表示,「服飾業已處在衰退期,國內製造業實際上也正面臨空洞化。在這種情況下,不可否認服飾工作漸漸失去魅力。」杉野學園同時也經營「杉野服飾大學」及專門學校「Dressmaker學院」。
衫野服飾大學兩年前重新檢討課程內容,因過去重視的西洋剪裁基礎有學生跟不上,原先的兩年服飾實作技術課程改為一年,並從二年級開始分科。明年新設「服飾表現學科」,會教學生如何當時裝秀導。
Dressmaker學院的課程也多採適合實作的內容,近來許多學生在OEM(代工生產)廠就業,學院就教送交工廠的指示文件寫法。布矢千春院長表示,「企業要能即刻上陣的人才,是否讓學生先具備基本常識再完成畢業製作,可說有天壤之別。」布矢院長也說:「成為設計師需要創造力,業界如何因應設計與量產兩極化是項課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