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台灣面臨3大挑戰 須強化非紅供應鏈地位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日電)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面臨3大挑戰,包括威權國家集結造成美中供應鏈分流,因此台灣須強化非紅供應鏈地位,政府積極發展中低軌道衛星產業,以及推動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協助業者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今天晚間舉行青年工商團體聯誼餐會,賴總統受邀以「巨變世界下的台灣經濟新局」發表演講,細數政府透過加薪減稅、鬆綁法令、解決水電土地等5缺議題等措施,改善台灣投資環境。
能源方面,賴總統表示,2025年相較於2016年,水電5缺等困境已經解決不少,將資料中心和人工智慧等產業用電需求納入考量,台灣2032年供電無虞;同時持續發展綠電,「現在缺的是綠電」,因應氣候變遷和歐盟CBAM需求,政府會繼續努力發展綠電。
賴總統表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全球智慧化時代來臨及台灣產業優勢,上任後提出5大信賴產業,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AI)、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5大產業。
為加強5大信賴產業,賴總統表示,透過人才培育、稅賦減免、融資獎勵和國際接軌等策略,其中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從2018年推動至今,已吸引超過新台幣2兆5389億元投資,創造16萬1267個就業機會。三大方案將再延長至2027年,預估將增加4萬工作機會,帶動投資6000億元。
賴總統表示,台灣面臨3大挑戰,分別為威權國家集結造成美中供應鏈分流、數位轉型和淨零轉型。未來台灣須強化在非紅供應鏈的地位,台灣不能離開非紅供應鏈,否則經濟發展將事倍功半,「台灣正在改變,台灣要掌握機會」。
面對淨零趨勢,賴總統表示,台灣須發展低碳經濟,並透過數位轉型將台灣打造成人工智慧島。政府除修正產創條例,將AI和淨零設備納入投資抵減項目外,也透過多元振興計畫數位、淨零和尋找市場等3大策略,協助中小微企業轉型。
太空產業方面,賴總統指出,積極發展下一個世代通訊的中低軌道衛星,台灣的工具機和基礎工業可結合ICT產業,進軍成為全球低軌道或衛星產業鏈的一環。此外,積極推動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預估2028年無人機產值成長10倍達300億元。
賴總統表示,為協助台灣產業可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包括改善台灣投資環境,以及與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等國簽署投資保障協議,並積極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未來將進入第2階段談判。
賴總統表示,2010年台灣最大海外投資為中國,占比83%;2024年台灣對外投資,其中赴陸投資占比約8%,主要海外投資為美國42%,以及日本、歐盟和新南向等國家。
賴總統最後總結,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留給下一個世代更好的國家,留給世界更好的台灣。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致詞表示,台積電近期宣布加碼對美國投資,賴總統第一時間就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站在一起召開記者會,穩定市場信心,讓工商界感受到政府支持的力量。
吳東亮表示,只要各界凝聚力量,就可以創造無限價值和可能,將Team Taiwan影響力推展至更廣闊的國際舞台。(編輯:張良知)1140401



- 2025/04/02 17:34
- 2025/04/02 16:08
- 2025/04/02 11:26
- 賴總統:台灣面臨3大挑戰 須強化非紅供應鏈地位2025/04/01 20:49
- 2025/04/01 12:37
- 2025/03/31 14:4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