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現金開始被塑造成「容易損毀、不安全、不衛生且昂貴」,由一群銀行、支付公司、政府機構響應,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技術大會Money 20/20還提出《無現金宣言》,21世紀一場全新、反現金的貨幣戰爭默默開打。
史考特發現,雖然無現金社會是勢在必行的趨勢,但我們還是可以有方法可以保護自己的財富──
.不再把貨幣視為經濟的血液,而是神經系統
.了解金融體系的運作模式
.認識支持無現金社會的四大陰謀家
.強烈主張自己的現金使用權
本書還有更多探討雲端貨幣、金融體系、區塊鏈、加密貨幣、無現金社會的問題,讓你更有意識使用現金、信用卡、電子支付和加密貨幣,這樣才能有效且務實地保護自己的財富!
內容節錄
《AI時代的現金戰爭》
貨幣雲端化,讓人喪失直接持有金錢的能力
小時候我父親曾教我們兄弟倆如何看地形圖,還讓我倆只帶著一具指南針去南非境內三千多公尺高的龍山山脈探險。當時我們自認為是不折不扣的男子漢,但其實五百年前住在這些山區的薩恩族(Sān)原住民,根本不必靠任何科技的幫忙,全憑自己的經驗、直覺和星辰來導航。
此事凸顯出一個矛盾。從表面上看,工具是人類將其意志強加於世界的利器,譬如當年我們兄弟倆緊握著珍貴的指南針大步前進,並且一如預期地在夜幕降臨前順利抵達山洞,令我們為自己的成就興奮不已。但年幼的我們並不明白,讓這個工具發揮功能的代價就是我們變得依賴它。我們把找路的工作外包給指南針,遺忘了自己內在的指南針,沒讓它成長茁壯,最後甚至有可能完全失去它。
科技是把雙面刃:我們以為它會賦予我們能力,但實則令我們變得更加依賴它。那些支援我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小工具,其實會塑造我們的行動和思想,就像我們本以為那些創新事物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新方案而收下,哪知後來卻成了強制性的必需品。如果你住在大城市裡,你能選擇的是智慧手機的品牌,卻不能「選擇」要不要用手機,因為不用手機恐怕會被
排除在你所依賴的社會經濟網絡之外。要是我們不持有我們所依賴的強大科技,該矛盾會更加嚴重。例如谷歌地圖並不在我的手機上,而是位在一個遙遠的數位資料中心,也就是俗稱的「雲端」。我只能透過我的智慧手機造訪谷歌地圖,它其實是一個外包的方向感,被託付給遠方的一個巨大實體。
我們對谷歌地圖的依賴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事,但今天要是某個倫敦人的手機電池電力只剩1%時,他的心臟就會怦怦狂跳,擔心再也無法連上那個遠端控制的數位神諭。我們一整天的生活都圍繞著這些科技打轉,它們似乎已經與我們融為一體了。只要一天無法用手機,我就會覺得自己像是搭上長途航班的老菸槍,滿腦子只想著什麼時候能衝下飛機點上一根菸,好讓自己再度活過來。
這種矛盾模式也存在於金錢,但層次較深。活在今天的我們,早已深刻體驗到沒錢萬萬不能的道理,要是你選對熱門行業擁有很好的收入,你就知道錢有多好用——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們早已忘了貨幣交易出現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甚至連想像都辦不到。五千年前的貨幣系統,規模小而孤立,但發展至今卻大到吞噬了我們的文明。我們擁有的每件物品(從電腦到鞋子,從進口的義大利麵到這本書)幾乎都是透過一個全球貨幣交易系統取得的。我們與金錢的關係甚至超過我們對科技的依附,當我們銀行戶頭裡的餘額接近零,我們就會因為即將無法進入市場消費而感到無比恐慌。失去那樣的機會,甚至比老菸槍無法在飛機上吸菸更難受,會令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在乾地上逐漸窒息的魚,拚命想朝著水源前進。
由於錢能讓我們取得我們依賴的所有東西,金錢遂成為我們最終極的依賴物。不過,當我們失去直接持有金錢的能力時,情況就進入一個全新的層面。我們銀行帳戶中的數位貨幣,存在於銀行業控制的遠方資料中心裡,我們透過手機、電腦或支付卡與之溝通。在「無現金社會」裡,我們的交易能力被外包給這些金融實體,但目前它們卻紛紛與谷歌之類的公司達成協同交易(synergistic deals),並大肆宣傳該協同作用極其方便,但其便利性卻是來自於對企業權力集中的高度依賴。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矛盾,也是本書將深入探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