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如同九命怪貓般不斷破產、又一次次爬起來橫掃股市的傑西‧李佛摩嗎?
但其實早在李佛摩之前,還有一位縱橫股市75年的上古神獸。
跟李佛摩不同的是,李佛摩最終輸光了所有籌碼,但這個男人,卻帶著從股市贏來的錢與名聲,在大空頭中全身而退!
這個人就是伯納德‧巴魯克。
巴魯克十九歲進入華爾街,週薪3美元,憑藉獨特的天賦,三十五歲前就經手多宗轟動市場的交易案,成為千萬富翁。此後,巴魯克不再為人代操,獨自踏上自己的交易之路,因而有了「華爾街孤狼」之名。
本書詳述巴魯克九十五年的精采閱歷,透過交易生涯的起伏,還原他的人生與投資哲學。看他如何在眾多主力與作手中脫穎而出,在一場讓葛拉漢瀕臨破產的大崩盤中,他又如何進退有據、全身而退?透過本書,讀者也能一窺華爾街不為人知的內幕。
內容節錄
《華爾街孤狼巴魯克:股海中戰勝人性的生存哲學【伯納德‧巴魯克回憶錄】》
股票對人們所產生的神奇魔力,總是讓我驚嘆不已。
年輕的時候,我是華爾街裡活蹦亂跳的投機者,並很快就了解到人們為了得到一點點「內線消息」,會願意使出各種有趣的把戲。有時候,為了從你口中探得一點風聲,他們會自動自發地請你吃飯、看戲,邀請你到俱樂部玩,或到他們的鄉村宅邸作客。他們總是利用精心設計的問題,讓你放鬆戒心,或抓住對話中最瑣碎的細節,讓你不自覺地成為洩密者。
在熟知這點後,我試著讓自己在所有商業場合中保持沉默,並像特拉普修道會的修士般,恪守原則。但我發現,即便我不發一語,許多人還是會將我的表現視為某種暗示。
那些素昧平生的男人與女人們,總會寫信來問我的意見。直到今天,這些信件未曾中斷過。甚至當我寫下這段話的時候,還有一位手邊有一萬五千塊美元的寡婦寫信來,她問道:「如果我想賺到足以供自己退休的生活基金,我應該現在就開始投資還是晚點再行動?」
在這些問題中,最常遇到的內容有:
「現在的年輕人還可以像你那樣,在華爾街白手起家嗎?」
「你是如何預知一九二九年的市場景氣過熱?」
「我已經太老無法工作了,你能建議我一個安全的投資,好讓我將存款放進去嗎?」
「我手邊有一筆輸光也沒關係的閒錢──你推薦哪種投資?」
當然,經驗給了我許多關於投資與投機買賣的原則與方法。但從這些諮詢信件中,我發現有些人對股票市場的看法,就如同中世紀的鍊金術信仰,企圖尋找點石成金的魔幻奇蹟。但願這世上真有人得到賢者之石(或內幕消息),讓貧者變成富者,或讓每一場經濟恐慌都能化險為夷。
我不認為自己所寫的文字,可以改變這點。對許多人來說,華爾街永遠是一個下注與賭博的地方。然而,股票市場絕不僅僅是一個有空調的室內賽馬場。
事實上,股票市場就像是文明世界的量測指標。股票(或商品交易、債券)的價格會受世上所發生的一切事物影響,如新的投資、美元價格的起伏、天氣變化、戰爭的威脅,或對和平的期待。但這些影響並不像地震儀偵測到地震波那般,以一種非關人類行為的方法,自動地介入華爾街市場。股票市場波動所反映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類對此事件的反應──成千上萬名男性與女性從這個事件中,所看見的未來藍圖。
換句話說,股票市場就像是人,而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它反應了人們如何試著預知未來。正是這種強烈的人類特質,讓股票市場隨著男人與女人們內心糾葛的掙扎──希望與恐懼、堅強與怯弱、貪婪與理想,戲劇化地波動不息。
當然,在我以實習生和跑腿的身分進入華爾街時,我完全沒有想到這些。所有的錯誤我都曾犯過,過份地野心勃勃、積極進取,或是犯下自己本不該犯的錯誤。我在華爾街的經歷,也可稱作人性教化的漫長之旅。
當我開始投身於公共領域後,我發現自己過去在金融圈所觀察到的人性,套用在政府事務上,也完全通用。無論是站在股價報價器之前,或在白宮發表演說,人類始終是人類,在戰爭協商與和平會議上,在討論如何發展經濟與控制原子勢力中,人類的本性都是一樣的。
如果我的成長過程真有所謂的「訣竅」,那或許就是我有計畫地讓自己接受嚴厲的自我檢驗。當我越來越了解自己,我也越來越了解其他人。
事實上,在華爾街與業界的日子對我來說,是一個教化人性的長遠課題。幾乎所有出現在證券交易所或其他業界交易中的問題,都考驗著我們該如何從基於人類心理所衍生出的事件中抽絲剝繭,挑出客觀事實。在我離開華爾街、走進公眾領域後,我發現眼前面對的依舊是同樣的難題—在我們所身處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在事件本質與人性本質間,取得平衡。
當然,人類本性變化的速度遠不及外在世界。當新的情況出現時,有些人選擇武斷地站在過去,宣稱人類必須堅信往日的教條。有些人則認為每一種新情況都需要「全新」的方法,他們不斷嘗試與犯錯,彷彿歷史從未給予他們任何學習的價值。
為了讓自身更有效率,這兩種極端情況都必須避免。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必須知道何時該與舊真理為伍,何時該踏出嶄新、實驗性的一步。在這部回憶錄中,我試著提出一個方法,協助人們在承受新風險的同時,避免重蹈往日的錯誤。
我曾經做過的某些事,或許引人議論。但我依舊選擇將自己的失敗與錯誤開誠布公,因為我發現與成功相比,挫折往往是更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