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兩輪危機1 / 機車事故年奪數百性命 加劇台灣少子化國安危機

2021/10/16 10:52(2022/3/10 14: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在2020年發生36萬件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奪走約3000條人命,其中一半與機車事故有關,而在嚴重的機車事故當中,死者多數為18到24歲的年輕人,這是少子化的台灣社會難以彌補的損失。這個專題試著探討問題出在哪裡?機車騎士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其他用路人的安全?政府如何提升這個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余曉涵、江慧珺、陳婕翎台北16日電)20多歲的莉莉(化名)3年前與男友騎機車出遊,在高雄市跟轉彎的遊覽車碰撞,莉莉的男友幸運只受輕傷,莉莉被倒下的機車壓住無法動彈,小腿遭遊覽車輾過,雖無生命危險,開刀後歷經數月的復健,迄今仍然跛行,無法走出心理陰影。

但他們兩人保住了性命,家住宜蘭的阿雄(化名)就沒那麼幸運。他4年前退伍不久的一個晚上,在與朋友聚餐後返家途中疑以因為疲勞未注意前方路況,撞上停在路邊的垃圾車身亡。

與阿雄和莉莉類似的遭遇,幾乎天天在台灣各地出現,青年學生或上班族騎機車通勤屢傳車禍,還有許多人因為工作性質成為職業機車駕駛人,經常面臨事故的風險。

每一條在公路上流失的生命都令人感到惋惜,在因少子化呈現人口負成長的台灣,與年輕人騎乘機車相關的傷亡事故居高不下,尤其讓人心痛,而且這種現象相當程度加劇了人口老化的國安危機。

官方數據顯示,18至24歲年輕人的普通重型及輕型機車事故在2019年共發生11萬3721件,有253人死亡,2020年增加至11萬6770件,死亡266人。

此外,有許多人雖然未在車禍中喪命,但在事故之後處在「死生之間」。以照顧植物人知名的創世基金會光是在今年的上半年,就新增收容209人,其中18至25歲的年輕人占了1/4以上。

年輕人車禍死傷攀升 機車事故是主因

台北橋下橋引道的「機車瀑布」景象常登上國內外媒體,但機車之多是台灣未必樂見的國家特色。公路總局統計,2020年在台灣領有機車駕照的人數多達1497萬人,其中未滿20歲者有27萬多人,20歲至25歲有115萬多人。也就是說,從18歲可以考駕照到25歲的年齡層當中,持有機車駕照的年輕人約142萬人,占總數將近1成。

機車多了,事故也連年居高不下,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2020年全台發生36多萬件各類型交通事故,其中與機車有關的事故占半數以上,接近20萬件。各年齡層有大約1500人因機車事故死亡,傷者人數達28.8萬,占整體交通事故死傷人數的5成多。機車事故傷亡者有不少年輕人,統計顯示,2020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30日內死亡人數之中,13至17歲的少年有66人,其中無照騎機車的就有51人;18至24歲有349人,機車騎士(含大型重機)293人。民眾必須年滿18歲,才能在台灣考機車執照。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觀察推估,領照在兩年以內的新手最容易出事,18至19歲的年輕人應為機車事故死亡人數的高峰年齡,而數據顯示18至29歲的受傷人數,確實達到其他年齡層的3倍之多。機車事故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正好是在學學生或社會新鮮人。

台灣機車事故傷亡率偏高 前交長籲加壓尋求改善

台灣機車數量多,但這情況並非台灣獨有,曼谷、雅加達和胡志明市等東南亞城市的街道也多大量機車,不過,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教授白志偉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比起同樣高機車密度的東南亞國家,台灣機車事故傷亡率確實最高」。

另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於2019年發表的「機車交通事故住院傷患嚴重度之影響因子分析」研究顯示,機車事故傷害車種以普通重型機車最多,占比達9成;碰撞情況以與小客車發生碰撞最多,其次為自摔。如果事故是因「閃避不及」造成,原因則以「對方車輛忽然變換方向」為大宗。

這項研究也顯示,機車事故高危險年齡層呈雙峰趨勢,18至21歲的年輕人與65歲以上的老人最容易發生這類事故。

台北市萬芳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副主任林樹基指出,年長族群可能患慢性疾病或退化,發生車禍較可能導致重傷或死亡,年輕族群則是遭受中度或致命傷害風險最高,這可能是缺乏駕駛經驗以及個性較衝動冒險、車速快的結果。

但林樹基認為,「不能全怪年輕人」,個人因素只是車禍原因之一,車禍發生與環境道路設計也息息相關,「機車跟汽車、公車或砂石車走同一條路,本身就很危險。」

專家認為,要預防後果往往相當嚴重的機車交通事故,必須著手改善人為與環境因素。台北醫學大學白志偉提到,政府近年提高機車考照門檻有助於改善問題,下一步或許可提高違規罰責或加強取締力度。

林樹基建議,若能建構出視覺化的事故地圖,看出高風險區域或路段以及該地區的權責單位,以及後續該如何改善道路設計,可有助於減少事故的發生。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卸任後持續關切交通安全議題,對機車事故殘害生命的問題感受尤其深刻。他主張,政府對於交通安全的重視程度,應該要跟對治安的重視等量齊觀。

在他看來,歷年交通事故的數字代表每年有數以百計的青年命喪街頭,大好前程就此中止。他說,交通安全問題不能淪為紙上談兵,而應更有作為,中央機關應對地方政府加大壓力,定期公布落實交通安全的成效,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交通事故不致一再發生。(編輯:陳清芳)11010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兩輪危機2 / 車禍下半身癱瘓 YouTuber「椅人」挑戰衝浪攀岩自我突破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