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處罰案 年增17%

2025/2/22 18:3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2日電)中國證監會表示,2024年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處罰案61件、年增17%,觀察近年行政處罰案例可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兼具系統性、隱蔽性、複雜性等特點。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證監會21日聯合召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記者會。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艷春表示,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兼具系統性、隱蔽性、複雜性等特點。

何艷春提到,2024年對61件財務造假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年增17%;平均處罰金額人民幣1577萬元(約新台幣7130萬元),年增12%,其中有7件案件處以最高罰款額度。

財務造假案有4大特點,包括「假帳做全套」,導致識別難度持續加大;利用空殼公司、第三方建構沒有實質經濟的交易,達到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的目的;公司治理與內控制度約束力不夠;為了滿足融資條件、維持上市公司地位造假財務。

中國證監會將透過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輿論監測、投訴舉報等方式加強查察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內部「吹哨者」發揮作用,同時將加強民事賠償、刑事打擊等追責行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提到,包括財務造假等違法案件在內,證監會2024年辦理案件739件,做出行政處罰592件,罰款153億元;對於恆大地產財務造假案罰款逾40億元,證監會也與財政部對於恆大地產案審計單位開出「史上最大罰單」。

李明強調,監管執法必須站在投資者立場,中國股市中小投資者占比高達96%,風險承受能力薄弱、自力救濟能力相對不足,其為案件中「看不見的當事人」,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是站在保護投資者角度。(編輯:陳鎧妤)11402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