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對外強勢 歐洲往華府強硬路線靠攏

2020/12/29 16:31(12/29 20: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近年在領導人習近平帶領下益發強勢,美國媒體分析除美國看不下去外,現連過去不願觸怒北京的歐洲,也開始往華府的強硬對中路線靠攏。

「華爾街日報」報導,2019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巴黎會晤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時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一名與會官員回憶,在敬完香檳後,習近平問對方,歐盟一份政策報告把中國形容成系統性的對手,「你們歐洲是認真的嗎」。

梅克爾當時以恭維方式打圓場,表示這代表歐洲承認中國日漸強大的力量和影響力,榮科則打趣表示歐盟無法就中國問題達成共識,只有馬克宏直言不諱說「是認真的,你們是對手」。

習近平的權力在國內益發不可撼動。他排除異己、讓異議人士噤聲,並藉由宣揚崛起的中國應勇於主張自己的利益,提高聲望。在他眼中,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來自國內,而是來自世界,尤其是那些對北京觀感在短短幾年內發生巨大變化的國家。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6到8月電訪14個先進經濟體的1萬4200多名受訪者,出現一面倒對習近平「能正面處理世界事務」沒有信心的現象,最低的荷蘭都有70%受訪者表示沒信心,最高的法國竟80%受訪者表示沒信心,日、韓表示沒信心的比率更分別為84%、83%。

華爾街日報認為,除美國國內兩黨有共識要對中強硬外,這些過去不願觸怒北京的國家,如今都在向華府靠攏,支持涉及技術和敏感基礎設施對中國的設限。

習近平政權在今年疫情爆發初期的應變方式、北京當局打壓新疆維吾爾少數民族和香港民運人士,加上中國企業日益強大的競爭力,在在都讓外國領袖感到不滿,中國的「戰狼」外交也令許多政商界人士感受到針對性。

歐盟駐北京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本月稍早在一場能源論壇中說:「去年的情況是,歐洲和全球各地對中國的好感與支持都出現大幅下滑;我要告訴所有中國朋友,你們必須認真看待這事。」

中國一名高層外交部官員表示,中國民眾的自信增加,給許多中國外交官大聲說話的籌碼,領導階層也想展現中國地位日漸高張、維護自身利益不惜槓上外國。中國認為,對北京抱持負面看法之所以普遍存在西方,主要是因美國煽動。

歐洲對習近平的不安始於2018年,當時歐盟與川普政府之間的緊張加劇,有些人覺得可能會讓歐洲與中國走更近。

但知情人士回憶透露,去年3月那場中、德、法與歐盟領袖會面上,當服務人員收拾餐盤時,習近平的話鋒一轉,稱北京治國模式將在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時代蓬勃發展,還說歐洲因「決策緩慢」陷入困境,收入不平等加劇民粹主義及英國脫歐,踩到歐洲地主的痛腳。

兩名當時與會的官員透露,榮科聽後馬上反駁「你所謂的緩慢,我們稱之為民主」。

去年初一份歐盟政策文件出爐,指中國不僅是合作夥伴和競爭者,更是「系統性的對手」。一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說,這個定調令中國駐歐盟外交官們大感震驚。他們在字典查找「競爭對手」一詞以精確理解含意,還要求解釋「就競爭對手一詞而言,歐盟指的是敵人嗎」。

歐盟內說話最具分量之一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原本一直希望增進歐中關係,但隨著歐洲對中國疑慮日增,她的立場也更形勢單力薄。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今年9月在萊比錫舉行的歐中視訊會議,原本主題定在貿易方面,但與會者之一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卻拿人權施壓。習近平也搬出統計稱德國近年的反猶案件增加10%、全美爆發非裔維權示威潮、大批難民溺斃地中海等反唇相譏,還說「我們並非要說教,但沒有人的底是純潔的」。

幾週後,米歇爾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討論共同目標:美國與歐洲應攜手因應中國。米歇爾近日甚至說等拜登上台後,美歐聯手的態勢會更明顯。(譯者:劉文瑜/核稿:陳亦偉)10912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