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微塑膠毒害海洋生物後代 中研院發現死亡率增3倍

2020/12/4 11:55(12/4 13: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4日電)流入海洋的塑膠微粒對海洋生物有害,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潮間帶主要生物紋藤壺攝食微塑膠,會使它的下一代死亡率攀升,塑膠愈小、毒性愈強,大眾應注意微塑膠對海洋的危害。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代理主任陳國勤及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余倖霈以紋藤壺為研究對象,發現直徑或長度不到5毫米的微塑膠會影響其後代繁衍,論文已於12月發表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

陳國勤指出,紋藤壺是潮間帶主要生物,扮演食物金字塔的底層,研究團隊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並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聚苯乙烯微塑膠、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盼探究微塑膠造成的影響。

陳國勤表示,研究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的紋藤壺,雖然對它自身沒有什麼明顯影響,但下一代的死亡率卻比對照組高3倍,且當上一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細小,包含直徑1.7及6.8微米等像細菌一樣小的微粒,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

陳國勤指出,當微塑膠導致浮游動物在幼生期死亡,或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就可能進而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糸統、漁業資源也可能減少。

塑膠製品為人類帶來便利,卻也造成環境污染,尤其當它流入海洋中經過太陽光照射破裂後,可能被海中生物食用、進而進入食物鏈中被人類所食,使得微塑膠對環境的傷害已成全球關注議題。

陳國勤提到,海洋中的塑膠有99%屬於微塑膠,而生活中也有許多用品為塑膠製品,包含若衣服含人工纖維,洗衣服時也會產生微塑膠,雖然目前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有待研究,但海洋生態保育已經當務之急,呼籲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做好資源回收,不讓更多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編輯:陳清芳)10912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