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香港選舉泛民大勝 美媒:擊潰北京勝利妄想

2019/11/27 04:46(11/27 10: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26日專電)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泛民陣營大勝。「外交政策」雜誌資深編輯巴默指出,選前北京媒體普遍認定建制派將大獲全勝,並已預發稿件,不料結果大相逕庭,讓他們驚慌失措。

在「反送中」運動延燒5個多月之際,香港24日舉辦區議會選舉,投票率超過71%,創下歷來選舉投票率最高的一次。不僅如此,非建制派在所有民選452席次中拿下388席,其中以泛民派為絕大多數,親中建制派則僅拿下59席。

相較於各國媒體大篇幅報導,普遍認為這是港民對港府與北京說不的例證,巴默(James Palmer)指出,北京媒體新聞部裡一片驚慌失措,急著尋找能導向對中共有利的說法。和多數香港觀察員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新聞編輯與背後的官員是真心相信建制派將贏得壓倒性勝利。

巴默和多名在中國英文官媒「中國日報」(China Daily)、「環球時報」英文版與人民日報的中外籍編輯與記者訪談。這些要求匿名的媒體人表示,每家媒體在24日前給編輯的香港選舉預發稿,普遍認定將取得巨大勝利。

巴默指出,這顯示北京對勝利的信心錯置。中共高層官員真心相信對香港的宣傳。對於中國治理與城市未來而言,這是令人恐懼的前景,特別是當體制為災難性失敗努力尋找政治藉口時。

新聞媒體的標準運作是針對不同結果預發不同稿件,但預測泛民將取得勝利的稿件卻可能礙於政治因素無法撰寫,因為撰寫這樣的稿件會被競爭者抹黑為政治不正確。

曾於2009至2016年擔任「環球時報」外籍編輯的巴默說,他在環球時報任職時,不曾見過對類似事件先準備預發稿。

他指出,中共領導層似乎真心相信建制派的說法,即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斷強調「沉默多數」的香港民眾厭倦抗爭、指責反對派使用暴力,希望恢復正常生活。然而,民意一再顯示港民缺乏對中國的認同感、對警察高度不信任,絕大多數港民雖然對暴力不滿,但多半將此歸咎於政府。

至於造成北京嚴重誤判的最大單一問題,巴默認為在於負責為中共操縱香港輿論的人,也是負責報告自己成功的人。主要渠道是香港中聯辦,這是北京統一戰線政策的實際協調者,協調親北京政治人物與中共支持的新聞媒體,並向北京中央提供情報。

巴默指出,香港抗議活動對中聯辦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失敗,沉默多數的說法只是自我救贖的方式。中聯辦極可能只將這部分言論反映給北京,壓制其他異見。幾年前國台辦據說也有類似情況。

當然,巴默指出,中共領導層不可能僅依賴單一管道,會透過多種方式接收訊息,包括官媒提供的內參,有時也會故意繞開官員以得知真相。但他也表示,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益偏執的領導下,即使是內參也會變得更迎合領導層,報告失敗可能會被視為不忠誠,政治誘因讓許多消息管道重複著讓領導層滿意的內容,領導層也就自然信以為真。

巴默從2016年起開始注意到,即使在媒體上對政府計畫做出正面評價,官員也寧可匿名。一名記者表示,積極評價一位領導人力挺的計畫是危險的,因為那名領導人其後可能遭到清算,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就曾遭到追捧,他的倒台影響許多人的事業,一名著名電視主播也因此消失。

他指出,香港區域會選舉結果加劇北京新聞編輯部門的良心危機,多位媒體人就對報導的過度極端感到不舒服,儘管他們仍對政府立場普遍表示同情。香港區選結果雖然可能帶來思維轉變,但截至目前為止看到的反而是加倍的偏執,官媒轉為譴責抗爭者與美國介入,進一步加劇中共內部對外國情報的持續偏執。(編輯:陳政一)1081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遭傳下台 林鄭月娥:未因建制派敗選被中央問責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