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得主斯波義信 曾剖析台南角頭聯境

2018/6/20 11:23(6/22 09: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唐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之一、日本學者斯波義信,以中國經濟史的研究享譽世界,他曾對台南的角頭、聯境的祭祀圈文化,有深入的剖析。

唐獎基金會今天揭曉第3屆漢學獎得主,由斯波義信和美國學者宇文所安共同獲得殊榮,官方得獎理由是:「對中國社會經濟史見解彪炳,每能治中國、日本與西方之長於一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國棟表示,斯波義信30多歲的博士論文,一出來就「轟動武林」,後來更出版成書「宋代商業史研究」,至今仍是研究者必讀之作。

陳國棟表示,過去學者瞭解中國的城市發展,大都從政治、軍事的角度切入,斯波義信卻從經濟、社會活動去剖析,對漢學界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斯波義信曾來過台灣多次,因為在當時學者要實地瞭解中國文化、社會,只能到台灣,在他的書籍中,也都有專章介紹台灣的情形。陳國棟舉例,斯波義信曾以台灣台南的「境」做例子。一般人可能對「境」比較陌生,但一定聽過「合境平安」,境就是指一個共同的祭祀圈,也可稱呼為「角頭」,居民們有共同信仰,一同祭拜和維護鄰里間的幾座廟宇。

斯波義信的研究指出,「境」並非政府安排的鄰里組織,也不是自然村落,而是因信仰形成的社會關係。清朝統治台灣時期,天高皇帝遠,民眾必須自行組織、管理,維持社會安定,透過廟宇組織最為方便。

台南曾有20多個「境」的民間組織非常發達,隨著都市化已逐漸式微,但還是有幾個境仍運作,例如「六合境」,祭祀圈內有多座廟宇,包括祭祀鄭成功軍師陳永華的「永華宮」。

斯波義信另一個學術成就是對於「華僑」的研究,他將華僑分成幾個階段論述,從16世紀開始先是「華商型」,順著季風貿易,大多是商人和船員;接著是「華工型」包括許多到美洲新大陸挖礦開路的工人;「華僑型」則是在中國本土之外,仍在各地維持華人生活圈;最後是「華裔型」。

斯波義信區分「華僑」和「華裔」的不同,前者帶有認同上的歸屬問題。20世紀中期以後,各國自我認同變得強烈,屢有「排華」事件,華裔指的是血緣是華人,但也對所居地有所認同,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這兩個名詞不能混淆,否則會出問題。

陳國棟說,華人自己看待「華僑」等名詞,比較自我中心,較無深入瞭解。斯波義信作為一個「旁觀者」,特別提醒了這點,他的這本著作「華僑」在日本屬於「文庫」,薄薄的一本,以台灣學界標準,甚至不能算升等點數,卻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陳國棟表示,斯波義信著作不多,但每本書都下足功夫,融會貫通之後建構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再以深入淺出的語言書寫出來,讓一般民眾也能瞭解,治學精神值得現代人效法。(編輯:陳清芳)1070620


延伸閱讀》唐獎得主宇文所安 譯杜詩千首
延伸閱讀》如何讓癌症煞車 唐獎生醫3得主各有妙招
延伸閱讀》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系列專題看這裡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唐獎漢學獎 日美兩學者共享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