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如何讓癌症煞車 唐獎生醫3得主各有妙招

2018/6/19 14:19(6/19 15: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唐獎第3屆生技醫藥獎今天揭曉,表彰3位得主對「標靶藥物」的貢獻。中研院士龔行健解釋,癌症就像是失控而橫衝直撞的飛車,3位得主各有妙招,成功促使車輛(癌細胞)拋錨。

今天在台北揭曉的唐獎第3屆生技醫藥獎得主,包括英裔美國生物學家東尼.杭特(Tony Hunter)、美國腫瘤學家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Druker)及美國癌症專家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

上述3位得主都是研究「標靶藥物」,但貢獻各有不同,杭特首先發現酪胺酸激酶(TK)是致癌基因,TK突變造成癌細胞瘋狂生長,如果切斷其訊息傳遞路徑,就能抑制癌細胞,他的研究奠定了現今標靶治療基礎。

另外兩位得主從TK機制出發,成功研發出標靶藥物。德魯克爾研發出一種小分子藥物,可以抑制TK的活性,應用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曼德森則是利用抗體,抑制TK的一個致癌因子(EGFR)的活性,同樣成功發展出藥物,應用於治療大腸癌和頭頸癌。

不過上述3人的貢獻,一般人還是很難搞懂,中研院士龔行健以一個有趣的譬喻來解釋。如果癌症是失控、橫衝直撞的飛車,杭特首先找到車子引擎的開關;德魯克爾告訴我們啟動器的所在,讓引擎熄火;曼德森則是想出辦法把開關擋住,讓你無法發動引擎。

龔行健表示,3位得主使用不同方法,發揮異曲同工之妙,都能讓失控的飛車拋錨,也就是讓癌細胞不再危害人體。

過去癌症的化學治療,會同時攻擊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使患者身體虛弱。近年的「標靶藥物」,則是針對突變癌症基因,直接阻斷分子,或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修復能力,精準地擊中。龔行健說,因為杭特等3人的發現,讓人類發現癌症不是絕症,而是可以治療的,有些甚至可以治癒。(編輯:陳清芳)1070619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表彰標靶治療 精準醫療成顯學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得主德魯克爾:病患健康是最大獎勵
延伸閱讀》研究治癌有成 杭特欣喜獲唐獎生醫獎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得主曼德森:獲獎意義非凡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重藥物研發 與諾貝爾獎有別
延伸閱讀》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系列專題看這裡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唐獎生醫獎重藥物研發 與諾貝爾獎有別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