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入巴黎奧運外交風波 面對惡意台灣展現團結韌性
推薦閱讀
從一開始,巴黎奧運就注定籠罩在政治、地緣政治的緊張氛圍之下。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兩年仍未見停歇。開戰方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因此被禁止以國家為單位出賽,兩國運動員僅能以個人名義出賽,俄、白國旗與國歌也遭禁止。俄羅斯因此嚷嚷著要在9月舉辦首屆「世界友誼運動會」,與奧運打對台。
而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突襲以色列,後者隨即發起一系列回擊,雙方攻勢都造成許多無辜民眾喪生,使加薩走廊戰火再起。
衝突爆發後,法國社會就出現不少如民宅外牆復刻納粹德國時期被噴上猶太之星等猶太仇恨犯罪。巴勒斯坦支持者與部分左翼政治人物都呼籲比照俄羅斯,抵制以色列參與巴黎奧運,但遭國際奧會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拒絕。
不僅國際,連法國政治也都為這不穩局面火上澆油。就在奧運倒數前一個多月,馬克宏因歐洲議會選舉極右派崛起而突然決定解散國會、提前改選,導致政壇大地震、抗議聲浪不絕。
俄烏、中東衝突,以及法國內部社會動盪,使得巴黎奧運拉起最高維安警戒,鄰國特勤與情報單位都前來支援,以確保奧運史上首次戶外且水上開幕典禮安全無虞。
所幸巴黎奧運開幕式驚艷四座,結合塞納河沿岸的古蹟、歷史、藝術、音樂、美感,再加上一如既往的法式幽默,雖難免爭議,卻不可否認地大獲成功。
演出中政治元素俯拾即是,包括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手捧斷頭,在曾被關押過的巴黎古監獄窗邊開場,緊接著如人民起義怒火的Gojira重金屬搖滾,以及血流般流入塞納河紅色碎片等橋段,都彷彿昭示充滿政治風暴的奧運即將拉開序幕。
在奧運爭議風暴中心的是女子拳擊,只要用法文打「奧運、爭議」關鍵字,就會出現本屆巴黎最大熱門話題 ,即女子拳擊手性別風波。台灣拳后林郁婷則無端被捲入其中。
去年世錦賽,主辦單位國際拳擊總會(IBA)以林郁婷和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Imane Khelif)未能通過一項資格檢測為由,賽中突然取消兩人參賽資格,表示兩人擁有通常為男性擁有的XY性染色體,但相關程序不符規定,且證明更是至今未見。
奧運拳擊16強前夕,2019年即因貪腐醜聞而被國際奧會停權的IBA在這耐人尋味的時間點向媒體再次釋放消息,被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J.K. Rowling)、美國前總統川普等人轉傳,議題開始延燒。
而克莉芙16強對手義大利卡里尼(Angela Carini)於比賽開始46秒挨一記重拳後聲淚俱下戲劇化宣布棄賽的一幕,更使得兩人成為網暴受害者。這時,IBA「好心」表示要頒發5萬美元獎金給卡里尼,目的啟人疑竇。
IBA主席克列姆列夫(Umar Kremlev)是俄國人,與俄國總統蒲亭有交情,而背後金主則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
義大利奧委會主席馬拉戈(Giovanni Malagò)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爆料指出,卡里尼在賽前就遭國際拳總施壓,一切明顯是政治操作。
曾與克莉芙對賽過的法國拳擊手桑維科(Emilie Sonvico)2日接受法媒訪問時也遺憾表示,「早知道事情會在奧運爆發... 這兩位拳擊手背後還有其他角力,有人利用拳手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端」。她所指的,就是IBA和國際奧會之間的衝突。
巴黎人報記者曾和筆者表示,他們認為俄國不僅想和國際奧會算帳,更想藉機破壞禁止他出賽的巴黎奧運。顯然,林郁婷和克莉芙成了角力的犧牲品,台灣人也因此見識到地緣衝突與資訊戰的手段。
德國之聲一篇報導更有趣,寫道:「在擂台一邊,是國際奧會;另一邊是已不再被國際奧會認可的國際拳總...... 默默被夾在中間的,則是沒犯任何錯的兩位拳擊手。」
面對網路上排山倒海的惡意,以及保加利亞、土耳其選手打輸後舉X的行徑,林郁婷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即使如此,她卻從未展現不滿或氣餒,反憑過人意志與技術,輾壓對手奪下奧運金牌!台灣因她而心疼、而團結,全力做她後盾;比賽現場也有近200位台灣人,深怕台灣女兒被欺負。
另一個牽涉台灣且引起國際媒體關注的,是奧運場館內的台灣加油旗幟風波,France 24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BBC)、衛報(The Guardia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法國世界報(Le Monde)等都有報導。
羽球男子雙打4強戰時,一位球迷寫著Taiwan In的麟洋應援小毛巾被保全用力奪去。為此,德國政治漫畫新聞網站aussiedlerbote畫了一張圖,精準傳達兩方的拉扯及周邊觀眾的驚愕。
不久後,身穿綠色洋裝楊同學拿著寫「台灣加油」手作海報遭保全關切,與此同時,一位中國人突然轉身硬搶海報。女孩神情嚴肅拿著台灣地圖高喊的照片透過國際媒體傳播,賣力捍衛手中台灣海報的樣子,彷彿成了某種象徵。
兩天後金牌戰與中國狹路相逢,台灣支持者更是全力動員,創建上百人的群組,進行通報、分工。有人發送中華奧會旗,有的共同製作與「政治用語」沾不上邊的注音、珍奶等創意加油看板,有人則負責帶口號。
台上選手比拚,台下也成了兩國球迷互相較勁的場合。
進場後台灣球迷發現,奧運工作人員檢查幅度加大,連白色紙板、寫著注音的盤子都會被沒收。有工作人員坦言,他們收到的指令,是任何與「台灣」相關字眼都不得進入奧運會場。
更有許多網友拍到中國政府疑似派人盯梢,要求並指點保全收繳台灣加油旗幟。一位中國異議人士證實,對上台灣的賽事,中國通常會派人到現場盯旗幟,再要求主辦方收繳。
而許多目睹中國施壓行徑而感到不可思議的外國觀眾,最後都主動接下標語、站隊台灣,開始為台灣加油。
本屆奧運,再次證明了永遠不是會「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在充滿歷史、人文底蘊的巴黎奧運之下,地緣政治勢力暗流湧動。台灣,再次被捲入事件中心。如同法媒快訊週刊標題所寫,「施壓、糾紛...中國與台灣間的緊張關係在巴黎奧運中不請自來」。
這些事件反映了台灣一直以來面臨的困境。值得慶幸的是,風波不僅讓世界更加看見台灣,也讓台灣人民因此更加凝聚。現場球迷集體動員,網友也在社群媒體上以不同語言轉傳支援,擴大聲量。
與法國悠久古蹟相映的奧運賽場確實非常美麗。但在筆者眼中,台上發光的國手,以及團結一起致、攜手發聲的所有台灣人,在面對大環境壓力與困境時共同展現的勇氣與韌性,更是巴黎奧運送給台灣人民珍貴的禮物。(編輯:唐佩君)11308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