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暴動 法媒:背後恐有中國影子

2024/5/19 10:48(5/19 15:0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喀里多尼亞發生暴動,14日街頭可見燒毀的車輛,一名男子舉著卡納克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的旗幟。(法新社)
新喀里多尼亞發生暴動,14日街頭可見燒毀的車輛,一名男子舉著卡納克社會主義民族解放陣線的旗幟。(法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9日電)法屬太平洋群島新喀里多尼亞近期爆發30多年最大暴動,法媒報導,這次暴動雖因選舉法改革引爆,但中國陰影也引起輿論關注;分析指出,新喀里多尼亞有豐富鎳礦儲量,中國政府一直密切關注當地的政治鬥爭,希望取代法國地位。

新喀里多尼亞

新喀里多尼亞小百科

  • 首都:努美阿(Noumea)
  • 位置:西南太平洋,位於澳洲昆士蘭省東方約1200公里。
  • 人口:27.9萬(2017)
  • 人口組成:原住民卡納克人(42%)、歐洲人(30%)、玻里尼西亞人(11%)、其他。
  • 與法國關係:1853年: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在當地開採鎳礦,卻不准卡納克人參與,並限制他們只能在保留區內活動,種下日後衝突禍因。
  • 1980年代:支持獨立的卡納克人與白人爆發多次衝突,奪走70多條人命。
  • 1998年:法國與統獨兩派簽署協議,同意以20年時間「去殖民化」,包含逐漸釋出警察、教育等權限給新喀里多尼亞,並承諾最晚2018年11月前舉辦獨立自決公投。
  • 若這次公投失敗,新喀里多尼亞島可在2022年之前,再舉辦兩次獨立公投。

資料來源:外交部維基百科

看更多
關閉
(New Caledonia)位於澳洲和斐濟之間,是法國目前在海外的領土之一。由於法國「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近日通過法案允許住在當地10年的法國居民參與省級選舉,激起新喀里多尼亞當地獨派勢力憤怒,認這項投票制度變革將稀釋原住民卡納克族(Kanak)選票。

這場暴動是新喀里多尼亞1980年代發生致命動亂後至今最嚴重的暴力情勢,有數輛安全部隊的車輛被開槍及縱火焚燒,商店遭到洗劫,有80多人被捕,死亡人數增至6人。

法國廣播公司中文網今天報導,輿論認為新喀里多尼亞的動盪不乏有「外國干預」,可能的影響力除阿塞拜然因為法國支持與其有領土糾紛的亞美尼亞而怨恨法國外,背後也可能有中國的勢力。

報導引述,歐洲議會法國籍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表示,像俄羅斯和阿塞拜然這樣的專制政權,還有中國,抓住法國社會中最微小的瑕疵來分化公共辯論,製造混亂。

另法國參議員馬玉瑞(Claude Malhuret)認為,新喀里多尼亞不僅因為戰略地位重要,而且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出產鎳金屬的地區之一,該群島擁有世界上2至3成的鎳資源。對希望將南太平洋變為其後院「中國海」的北京來說非常誘人,中國為此希望將法國趕出太平洋。法國必須在為時已晚之前採取行動。

法媒更多使用「中國陰影」、「中國幽靈」一類詞彙來描述北京與新喀里多尼亞局勢的某種關聯。

法國國家電台網站16日刊文分析稱,北京高度關注新喀里多尼亞發生的暴動,而且不只是現在,幾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密切關注效忠者和獨立人士之間的政治鬥爭,希望取代法國的地位。

這篇文章除認為,中國政府顯然和其他國家一樣對新喀里多尼亞的鎳資源感興趣,但另一個原因是在與華盛頓的海戰中,中國正試圖儘可能擴大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以擺脫美國及其盟友日本、韓國、台灣,當然還有澳洲的包圍。

因此,透過取代法國在新喀里多尼亞的位置,中國將發現自己距離澳洲海岸不到2000公里,這是一個明顯的戰略優勢。

法國世界報2021年報導,法國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報告曾指出中國國對新喀里多尼亞有興趣,研究人員說鼓勵獨立運動符合北京的利益,以削弱潛在對手,而中國正沉默地等待。(編輯:唐佩君/周慧盈)1130519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