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歐盟公民提案百百種 有人要訂「不計代價紀念日」

歐盟許多機制設計充滿理想性,雖然運作起來七折八扣,但它的如常存在本身即彰顯了某種理念堅持。「歐洲公民倡議」就是一例,再光怪陸離的提案,只要能獲百萬人連署,官方就須回應甚至立法執行。但事情可不是這麼簡單。

中央社駐布魯塞爾特派員田習如

2024/2/28 11:48(2/28 12:44 更新)

歐盟為促進直接民主推出公民倡議機制,12年來共收到133件提議,只有10案順利獲得百萬人連署並獲歐盟執委會正式回應。圖為歐盟區非政府組織邀比利時藝術家創作「未來是歐洲」壁畫。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攝 113年2月28日
歐盟為促進直接民主推出公民倡議機制,12年來共收到133件提議,只有10案順利獲得百萬人連署並獲歐盟執委會正式回應。圖為歐盟區非政府組織邀比利時藝術家創作「未來是歐洲」壁畫。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攝 113年2月28日

話說歐洲聯盟(EU)國家2007年通過「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以改善歐盟體制不夠民主的缺陷。除了增加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權力,「歐洲公民倡議」(European Citizens' Initiative,ECI)也應運而生。

這項制度讓歐盟境內公民不必透過自己國家的政府或民意代表,而能直接要求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適用於全歐盟的新法案。

公民倡議的流程,首先是向執委會登記。執委會有權拒絕登記,原因除了提案人程序不完備,若倡議內容涉及辱罵、攻擊或太瑣碎、輕佻,也可能被否決。

自2012年訂出相關規則並開始執行以來,執委會共收到133件倡議(至22日止),其中23件被拒絕登記,多數理由是倡議內容「超過執委會權限」。例如2018年英國發動「脫歐」前後,不少人提議立法「停止英國脫歐」、「歐盟全境公投決定英國去留」等。

也有人在2019年提議要求歐盟拒絕與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的屯墾區進行貿易;更早時還有人提議歐洲議會應有自我廢除機制,或要求立法規定用世界語(Esperanto)唱歐盟的「國歌」,也就是貝多芬的快樂頌,以強化語言中立和對歐盟認同。這些全都在第一關就被執委會否決。

順利登記後,第二關是在1年內獲得至少7個歐盟成員國、合計至少100萬公民的連署書,並依歐盟各國人口數,設有各國最低連署門檻。在110個已登記案件中,22個被提案人撤回,60個未能在期限內獲得足夠連署支持。

例如,有人倡議歐盟全境對大麻合法化採取一致的管理標準,以使各國公平對待、保護消費者並避免走私;還有像是歐盟全境實施最低收入保障、全面禁止石油業廣告等倡議,1年內各只有不到30萬人連署支持。

依歐盟規定,倡議案連署人必須在特定的線上系統按不同國家填寫不同表格、提供身分證明等個資。連署成功的案件,將在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相關委員會安排對議員及公眾簡報,並由執委會在6個月內答覆將採取什麼行動。

歐盟公民倡議實施12年來,只有10個案子進入最後一關,獲得執委會回應。其中像是搶救蜜蜂、全面禁止動物實驗等案,執委會都以「已有相關法律」、將再強化落實等理由,給提案一個軟釘子。

禁止魚翅交易的倡議在去年1月連署成功,提案訴求是歐盟內部市場本身雖禁售魚翅,也禁止在歐盟水域純為取翅而捕鯊,但歐洲仍是全球魚翅一大交易地點,轉運到亞洲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等主要消費地。

歐盟執委會的回應是加強追縱鯊魚產品交易軌跡、取締非法交易、在全球提倡禁止為捕翅濫殺鯊魚。換言之,難以完全放棄賺魚翅的轉手財。

還有像是「緩兵之計」,例如執委會去年12月回應的最新倡議,是要求歐盟禁止為取毛皮而養殖、宰殺動物。執委會答覆將請專業機構在2025年3月前提供關於毛皮養殖業對動物福利影響的科學意見,要不要立法到時候再說。

看到這裡,似乎歐洲公民的直接民主提案總是命運乖舛,難道都沒有順利立法的?

2017年,公民倡議禁止使用嘉磷塞(glyphosate,又稱「年年春」)除草劑的案子闖過各關,獲得執委會決定在隔年春季提出立法案。不過,這立法案只是關於加強農藥科學評估的透明度。

對這個敏感農業議題,歐盟各國難有共識,2017年歐盟先是同意嘉磷塞合法使用5年,去年底到期前又延長10年。

歐洲公民倡議機制的運作結果,反映政治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尤其以歐盟這樣27國組成的複雜度,民間提案恐怕要跨過27條鴻溝。

最後,來看看博君一笑的倡議案。2022年一名葡萄牙人提議訂立「不計代價日」,以紀念2012年7月26日時任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在倫敦演說時表示將「不計代價」(whatever it takes)拯救歐元,一句話穩定了市場信心。

提案人龔薩福-杜拉德(Rui Pedro Goncalves Duarte)解釋,這句話應化為歐盟集體行動精神,代表對歐盟的熱愛。他連縮寫都想好了,就叫WiT Day(機智日)。

雖然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不少歐洲政治人物便將「不計代價」掛在嘴上,強調對烏克蘭的全力支持。這項倡議也獲執委會同意登記,自去年4月開始連署,但眼看再過1個多月就要截止,目前的連署人數卻不到300個。

看來百花齊放的歐盟公民倡議,真是開花容易結果難。(編輯:馮昭)11302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